簸掉的拼音、解释、组词

簸掉的简介:

bǒ diào
1.犹摇晃﹐撼动。 2.搞掉;弄掉。

  • AI解释

词语“簸掉”的详细解释

定义: “簸掉”是一个动词短语,通常指的是通过摇晃或振动的方式去除附着在物体上的杂质或者不需要的部分。这个动作常常涉及到使用特定工具(如簸箕)来完成。

用法与场景: 1. 农业领域:农民使用簸箕将粮食中较大的杂质或瘪谷子剔除。 2. 日常生活:家庭主妇可能需要用手动方式,通过摇晃筛子,从面粉或其他粉状物品中去除残留的石块等颗粒。

造句

  1. 爷爷拿着簸箕在晒谷场上把稻谷里的杂质簸掉,准备储存在仓库里。
  2. 妈妈用勺子轻轻地将碗里的豆子和砂砾簸掉,确保只有纯净的豆子能吃。
  3. 在清理地毯时,他先用吸尘器打扫一遍,然后用手动方式从沙粒中簸掉一些小块的硬物。
  4. 农民在收获后的田地里,使用特制的工具对作物进行筛选,以将不需要的部分簸掉。
  5. 做糕点前,她必须先把面粉里的虫子和杂质簸掉,确保使用的材料是干净的。

这些例子展示了“簸掉”一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及其用法。

分词解释

bò,bǒ

〔~箕〕❶扬糠除秽、清理垃圾的器具,用竹篾、柳条或铁皮制成,三面有边沿,一面敞口;❷簸箕形的指纹(“箕”均读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