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生之权的拼音、解释、组词

杀生之权的简介:

shā shēng zhī quán
掌管生死大权。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掌控生死大权。汉书.卷九十二.游侠传.序:「以匹夫之细,窃杀生之权,其罪已不容于诛矣。」亦作「杀生之柄」。

1. 掌控生死大权。《汉书.卷九二.游侠传.序》:「以匹夫之细,窃杀生之权,其罪已不容于诛矣。」也作「杀生之柄」。

杀生之权》这个词并非标准汉语词汇,但从字面意思来看,它可以理解为“杀死生物的权利”或“决定生命与死亡的权利”。这一表达可能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和抽象性。根据其组成词,“杀生”指的是杀害动物或植物,而“之权”则意味着某种权利或权限。这个短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有不同的含义。

以下是对该短语的详细解释: 1. 字面意义:字面上,《杀生之权》是指拥有决定是否杀死生物的权利。 2. 引申意义:在更深层次的意义上,它可能指代对生命与死亡控制力的一种象征。这可以涉及个人、组织或国家对于特定物种的生存权利的掌握程度。

接下来提供五个基于这个短语的造句例子:

  1. 文学性表达: 他握有《杀生之权》,但最终选择宽恕,放走了那头受伤的小狼。
  2. 环境保护角度: 每个人都应当反思自己是否滥用了对《杀生之权》的掌控,在自然面前我们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分子。
  3. 科学伦理讨论: 科学家们在探索基因编辑技术时正面临关于《杀生之权》的新挑战,如何合理使用这项能力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
  4. 历史背景下的理解: 在古代战场,《杀生之权》往往被赋予指挥官或将领,决定战斗中的生死存亡。
  5. 动物保护主义视角: 动物保护主义者认为人类不应该拥有《杀生之权》,而是应该尊重所有生物的生存权利。

请注意,“杀生之权”并非标准用语,在实际使用时可能需要根据具体语境调整表达。

分词解释

shā

1 使人或动物失去生命:~生。~敌。~鸡取卵。~一儆百。2 战斗,搏斗:~出重围。3 消减:~风景。4 药物等刺激身体感觉疼痛:肥皂水~了眼睛。5 收束:~价。~尾。6 勒紧,扣紧:~车。7 用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笑~人。恨~。

shēng

1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诞~。滋~。~长。2 造出:~产。3 活的,有活力的:~存。~命。~物。~机。出~入死。舍~取义。4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众~。丧~。卫~。5 生活,维持生活的:~计。~意。6 整个生活阶段:一~。平~。今~。7 发出,起动:~病。~气。~效。~花之笔。谈笑风~。8 使燃料燃烧起来:~火。9 植物果实不成熟:~瓜。10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饭。~水。11 不熟悉的,不常见的:~疏。~客。~字。陌~。12 不熟练的:~手。13 未经炼制的。~铁。14 硬:态度~硬。~吞活剥。15 甚,深:~怕。~疼。16 正在学习的人:学~。门~。17 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儒~。医~。18 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小~。老~。武~。19 词尾:好~休养。20 姓。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quán

1 职责范围内支配和指挥的力量:政~。~力。~威。~贵。~柄。~势。生杀予夺之~。2 有利的形势:主动~。3 变通,不依常规:~变。~谋(随机应变的计谋)。~术。智必知~。4 暂且,姑且:~且。5 秤锤:~衡。6 衡量,估计:~其轻重。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