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如是观的拼音、解释、组词
作如是观的简介:
zuò rú shì guān
如是:如此,这样;观:看,看法。抱这样的看法。泛指对某一事物作如此的看法。
如是:如此,这样;观:看,看法。抱这样的看法。泛指对某一事物作如此的看法。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从这个角度或以这个态度看某事物。宋˙苏轼˙答孔子君颂:物去空现,亦未尝生。应当正远,作如是观。
1. 从这个角度或以这个态度看某事物。宋.苏轼〈答孔子君颂〉:「物去空现,亦未尝生。应当正远,作如是观。」
《作如是观》这一词汇源自佛教语境,具体出自《维摩诘所说经·文殊师利问无病品》,意为“像这样观察”或“如此看待”,强调一种深刻、全面且准确的见解与认知。在佛教哲学中,“如是观”常用来表达对于某种现象或事物本质的理解和认识,它要求观察者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而是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之中去理解其存在意义。
以下是5个使用《作如是观》造句的例子:
- 在品鉴艺术作品时,我们应当避免流于表面,而应从各个角度仔细分析,进行“作如是观”,这样才能真正地领略其中蕴含的深刻内涵。
- 面对人生中的挑战与困境,“作如是观”意味着保持一种客观和积极的态度去理解和应对,从而更好地克服困难。
- 当我们阅读一部经典著作时,应该抱着“作如是观”的态度,以求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
- 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科学家们通常会采取“作如是观”的方法来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结论。
- 对于社会问题的讨论,“作如是观”能够帮助我们跳出偏见和成见的局限,更加全面地看待问题本质。
这五个句子分别从不同角度展示了“作如是观”这一概念的应用场景及其意义。
分词解释
作
zuò
1 起,兴起,现在起:振~。枪声大~。2 从事,做工:工~。~息。~业。3 举行,进行:~别(分别)。~乱。~案。~战。~报告。4 干出,做出,表现出,制造出:~恶(è)。~弊。~梗。~祟。~态。~色。~为。~难。~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5 当成,充当:~罢。~保。~伐(做媒人)。~壁上观(人家交战,自己站在营垒上看,喻坐观别人成败)。6 创造:创~。写~。~曲。~者。7 文艺方面的成品:~品。不朽之~。8 同“做”。9 旧时手工业制造加工的场所:~坊。10 从事某种活动:~揖。~弄。~死。
如
rú
1 依照顺从:~愿。~意。~法炮制。2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此。~是。~同。~故。~初。游人~织。3 比得上,及:百闻不~一见。自叹弗~。4 到,往:~厕。5 假若,假设:~果。~若。假~。6 奈,怎么:~何。不能正其身,~正人何?7 与,和:“公~大夫入”。8 或者:“方六七十,~五六十”。9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其来。10 表示举例:例~。11 应当:“若知不能,则~无出”。12 〔~月〕农历二月的别称。13 姓。
是
shì
1 表示解释或分类:他~工人。《阿Q正传》的作者~鲁迅。2 表示存在:满身~汗。3 表示承认所说的,再转入正意,含有“虽然”的意思:诗~好诗,就是太长了。4 表示适合:来的~时候。5 表示任何:凡~。~活儿他都肯干。6 用于问句:他~走了吗?7 加重语气,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天气~冷。8 对,合理,与“非”相对:~非。他说的~。实事求~。9 认为对:~古非今。各行其~。深~其言。10 表示应承或同意(单说一个“是”字):~,我就去。11 这,此:~日。~可忍,孰不可忍。比比皆~。12 助词,把行为对象提前表示只这样做:惟你~问。惟利~图。1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