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牛之气的拼音、解释、组词

吞牛之气的简介:

tūn niú zhī qì
形容气势很盛。

  • AI解释

词语“吞牛之气”并非一个常见的成语或固定词组,它的字面意义是形容一个人气势磅礴、力量巨大到仿佛能吞下一头牛。不过,在古代文学中,“吞牛之气”并不常见,我们推测这个表达可能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或者在某段文本中的特殊含义。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可以将其拆解为“吞牛”和“之气”,前者形容力量大到能够吞食动物(这里以牛为例),后者强调这种气势或能量的状态。

详细解释

  • 吞牛:象征着极其巨大的力气。
  • 之气:指代一种威势、气势,可以理解为一个人或者事物所散发出的强大影响力或精神状态。

由于“吞牛之气”不是一个标准成语或惯用语,我们尝试根据其字面意思进行一些合理的解读和扩展。这个表达可能用于形容某个人或某件事情具有极大的威力或冲击力。

造句

  1. 这位将军拥有吞牛之气,他的威严和决心令士兵们无不心生敬畏。
  2. 王者游戏中的那些职业选手,凭借卓越的技术与策略,展现了吞牛之气般的操作实力。
  3. 当时的改革家一出场便如龙腾虎跃般散发出吞牛之气的魄力,迅速赢得了民众的支持。
  4. 这座建筑物的设计者用吞牛之气的手法让建筑气势恢宏,成为城市的新地标。
  5. 他的演讲充满了吞牛之气,每一个字都击中了听众的心弦,让人无法忽视。

请注意,“吞牛之气”这一表达在日常语言交流中并不常见,以上造句更多是为了展示这个词语可能的应用场景和效果。如果“吞牛之气”是您个人创意中的特定表达或引用,请确保它符合您的具体语境需求。

分词解释

tūn

1 不嚼或不细嚼而咽入:~吐。~咽。~噬。狼~虎咽。气~山河。忍气~声。2 兼并,侵占:~没(mò)。~并。~蚀。~占。

niú

1 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刀小试(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黄。~角。2 星名,二十八宿之:~斗(指牛宿和斗宿二星)。3 喻固执或骄傲:~气。4 姓。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1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体。2 呼吸:没~了。~厥。~促。~息。一~呵成。3 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候。~温。~象。4 鼻子闻到的味:~味。臭~。5 人的精神状态:~概。~节。~魄。~派。~馁。6 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我了。~恼。~盛(shèng )。忍~吞声。7 欺压:受~。8 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功。~血。~虚。9 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湿~。10 景象:和~。~氛。~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