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团主义的拼音、解释、组词
工团主义的简介:
gōng tuán zhǔ yì
国际工人运动中的小资产阶级无政府主义思潮。20世纪初流行于欧洲和拉丁美洲。主要代表有法国索烈尔、拉加德尔等。将工会(即工团)与政党对立起来,认为工会才是团结和领导工人的唯一组织形式,否认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
国际工人运动中的小资产阶级无政府主义思潮。20世纪初流行于欧洲和拉丁美洲。主要代表有法国索烈尔、拉加德尔等。将工会(即工团)与政党对立起来,认为工会才是团结和领导工人的唯一组织形式,否认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
- AI解释
《工团主义》,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通常它指的是早期工人运动中的一种思想或组织形式。工团主义是一种基于工会(即工团)的思想和实践,主张通过集体行动来提高劳动者的权利和改善工作条件。这种理论和实践强调通过集体的力量进行抗争,而非仅仅依赖个人的努力。
在中国历史的背景下,工团主义更多地体现在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益的过程中,例如参与组建工会、罢工等行动。它反映了早期工人运动中对组织力量的认知和利用,强调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以下是五个使用“工团主义”的造句示例:
- 在中国的早期工人运动中,许多工人开始意识到通过成立工会来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这标志着工团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初步形成。
- 这次罢工是工人们根据工团主义的原则行动起来的,目的是为了争取更好的工作条件和待遇。
- 早期的工人组织者们深受工团主义思想的影响,他们致力于组建工会并推广集体谈判的方法。
- 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工团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实践有所变化,但它作为工人运动理论的一部分仍具有重要价值。
- 尽管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发生了很大改变,但许多企业仍然受到工团主义思想中关于劳动者权益保护理念的影响。
分词解释
工
gōng
1 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工资收入为生的劳动者:~人。~人阶级。~农联盟。2 制造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事业:~业。~业革命。3 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作。~厂。竣~。4 工作量:记~。这个工程需要三十个~。5 技术和技术修养:唱~儿。~夫(a.本领,造诣,亦作“功夫”;b.时间)。~力。6 细致,精巧:~巧。~整。~笔(中国画技法,用笔工整,注重细部的描绘)。7 〔~尺(chǐ)〕中国古代一种记谱符号体系,有十个字: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相当于简谱的5671234567。“工”相当于“3”。8 善于,长于:~书善画。~于心计。
团
tuán
1 圆形:~扇。~脐。2 结成球形的东西:汤~。饭~。3 把东西揉成球形:~煤球。4 会合在一起:~聚。~圆。5 工作或活动的集体组织:~体。~伙。集~。6 军队的编制单位,营的上一级。7 旧时某些地区相当于乡一级的政权机关:~练。~丁。8 量词,用于成团的东西:一~槽。
义
yì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不容辞。~无反顾。仗~直言。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举。~务。~愤。~演。见~勇为。3 情谊:~气。恩~。~重如山。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含~。释~。微言大~。5 指认为亲属的:~父。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齿。~肢。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