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隶的拼音、解释、组词

直隶的简介:

zhí lì/dài
1.直接隶属。 2.旧省名。相当于今河北省。明成祖迁都,以南京为南直隶,北平为北直隶。清初以南直隶为江南省,北直隶为直隶省。公元1928年改为河北省。

  • AI解释

直隶》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中的一种称谓,最初指直接隶属于中央政府的地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朝代,《直隶》所代表的具体区域有所不同。

1. 直隶(清朝)

在清朝,直隶特指今河北省一带的地区,其首府为保定。这个名称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初。直到辛亥革命后,随着行政区划改革,“直隶”作为行政区划名称消失,但“保定”仍然用作河北省省会城市的名字。

2. 直辖(现代)

在当代中国,“直辖”一词通常指直接由国家一级行政机关管辖的特别行政区或者区域。例如,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均属于这种类型,它们的行政权力直接来自于中央人民政府。

造句:

  1. 清朝时期,直隶地区的官员们必须定期向朝廷述职。
  2. 直隶总督府曾是清朝重要的政治中心之一。
  3. 在清朝晚期,直隶地区爆发了多次反清起义事件。
  4. 保定作为直隶省的首府,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5. 现代中国的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在很多方面都类似于旧时的“直隶”。

希望这些解释和例子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直隶”一词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分词解释

zhí

1 不弯曲:~线。~角。~径。~立。~截了当。~觉(jué)。~观。2 把弯曲的伸开:~起腰来。3 公正合理:是非曲~。理~气壮。耿~。正~。4 爽快,坦率:~爽。~率(shuài)。~谏。~诚。~言不讳。5 一个劲儿地,连续不断:一~走。~哭。6 竖,与“横”相对:不要横着写,要~着写。7 汉字笔形之一,自上至下。8 姓。

lì,dài

1 附属,属于:~属。配~(从属)。直~中央。2 封建时代的衙役:~卒。皂~。徒~。3 旧时地位低下而被奴役的人:奴~。~仆。4 隶书,汉字的一种书体,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书。~字。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