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暮之年的拼音、解释、组词

迟暮之年的简介:

chí mù zhī nián
迟暮:黄昏,比喻晚年。指人至老年。

  • AI解释

迟暮之年》这个词组,通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接近生命的尽头或者状态开始衰退、衰老的阶段。它表达了时间流逝、岁月无情的情感色彩。“迟”在这里意为晚、晚到,“暮”则指向傍晚时分,整个词组合起来便形象地描绘出了一种苍老、垂暮的状态。

详细解释

  1. 含义:指的是一个人或事物处于生命的最后阶段,体力、精力或其他方面开始衰退。
  2. 情感色彩:带有一定的情感性,往往与感慨岁月如流、人生无常等情感相联系。
  3. 使用场合:通常用于文学作品、诗歌以及一些正式的文体中来描绘特定的情境或人物状态。

造句

  1. 晚年的他虽然已过《迟暮之年》,却依然保持着年轻时的热情与激情,创作出了许多传世之作。
  2. 她站在那株古老的橡树下,仰望着夕阳余晖中的它,《迟暮之年》的橡树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3. 作为一名资深教师,《迟暮之年》的他仍坚守岗位,以一颗年轻的心去点燃每一个学生心中的梦想。
  4. 这位画家的作品风格独特,在《迟暮之年》,他的艺术造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5.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个曾经英姿勃发的年轻人已步入了《迟暮之年》,但他的心依然像少年时那样充满活力和梦想。

这些句子旨在展现“迟暮之年”所蕴含的情感色彩及应用场合,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并使用这一词语。

分词解释

chí

1 慢,缓:~缓。~笨。~钝。~疑。~重(zhòng )。~滞。2 晚:~到。~暮,~早。推~。延~。3 姓。

1 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日~。~气。~色。日~途穷。~鼓晨钟。2 晚,将尽:~春。~年。~节。~齿(晚年)。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nián

1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一~。三~五载。2 每年的:~会。~鉴。~利。~薪。3 一年的开始:~节。新~。4 有关年节的(用品):~画。~礼。~货。5 时期,时代:近~。~华。~号(a.帝王用的纪年名称;b.公元纪年名称)。~限。~深日久。6 收成:~成。~景。~谨。荒~。7 岁数:~纪。~事(岁数)。~高。~轮。8 人一生所经年岁的分期:幼~。童~。青~。壮~。中~。老~。9 科举时代同年考中者的互称:~兄。~谊(同年登科的关系)。1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