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菩萨的拼音、解释、组词

泥菩萨的简介:

ní/nì pú sà
1.泥塑的神像。多用来比喻虚弱不中用的人。

  • AI解释

词语《泥菩萨》在汉语中通常用来比喻那些自己不学无术却自视甚高、装模作样以骗取他人信任或同情的人。这个词语源自中国的民间故事和戏曲,原意是指用泥土塑造的佛像或菩萨,虽然表面光鲜,实际上却是空洞无物的。

详细解释

  1. 比喻意义:泥菩萨形象代表的是外表华丽但内在空虚、缺乏实质内容的事物或人。
  2. 历史来源:在中国古代的故事中,有“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的说法,形容那些自以为是的人在面临困境时会陷入更加糟糕的境地。
  3. 情感色彩:带有贬义和讽刺。

造句

  1. 小张虽然混得不错,但他其实是个泥菩萨,没有真才实学,也缺乏真正的责任感。
  2. 别看他平时西装革履、趾高气昂的样子,其实不过是泥菩萨罢了。
  3. 那些花言巧语、却不能真正帮助他人的所谓专家,无非是泥菩萨而已。
  4. 他是泥菩萨倒水——自己先吃不了亏。
  5. 她们表面上光鲜亮丽,实际上都是泥菩萨一个,虚有其表。

这些句子形象地展示了“泥菩萨”这个词语的比喻意义,并且在不同的情境中被恰当地使用。

分词解释

ní,nì

1 土和水合成的东西:~巴。~垢。~浆。~煤。~淖(泥污的洼地)。~泞。~洼。2 像泥的东西:枣~。山药~。印~(盖图章用的印色)。蒜~。

1 〔~提〕a.佛教指豁然开朗的彻悟境界,又指觉悟的智慧和途径;b.常绿乔木,树上的汁液可制硬性橡胶。原产于印度。2 〔~萨〕a.佛教指释迦牟尼修行尚未成佛时的称号,后指修行到一定程度,地位仅次于佛的人;b.泛指佛和某些神;c.喻慈善的人。

1 〔菩~〕见“菩”。2 〔~满〕跳神作法的男巫。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