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兴的拼音、解释、组词

作兴的简介:

zuò xīng/xìng
1.兴起。 2.指使振兴﹑奋起。 3.发起,推动。 4.器重,抬举。 5.指纵容,娇惯。 6.指赚进﹑捞进。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兴办、发起。《红楼梦》第三七回:「既是三妹妹高兴,我就帮著你作兴起来。」《红楼梦》第七○回:「咱们的诗社散了一年,也没有人作兴。」

2. 抬举、推崇。《醒世恒言.卷二六.薛录事鱼服证仙》:「若非我将吴下旧谱传授与你,看你整治些甚样肴馔出来?能使各位爷这般作兴你?」《儒林外史》第四九回:「只因上年国子监里有一位虞博士,著实作兴这几个人。」

3. 流行、盛行。《二刻拍案惊奇》卷五:「只因宋时极作兴是个元宵,大张灯火,御驾亲临,君民且乐。」《文明小史》第八回:「我们外国规矩,是向来不作兴送客的。」

4. 或许、可能。《文明小史》第二五回:「这作兴赵宣子的家人们听见的。」《老残游记》第七回:「只因大盗相传有这个规矩,不作兴害镖局的。」

5. 凑热闹。《荡寇志》第一一回:「李逵叫道:『阿也也!让你们去罢,我是不要作兴。』」

6. 照顾、促成。《醒世姻缘传》第一五回:「不过是每人作兴了千把银子,扶持了个飞过海的前程。」《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一二回:「这个陈侍郎老大有些不足天师处,心上分明要去作兴那个僧家。」

7. 应该、可以。《海上花列传》第二三回:「话出了嘴,一世勿作兴忘记格。」

词语“作兴”在现代汉语中比较少见,其基本含义通常是指开始做某事、兴起或者流行起来。它的使用范围相对较小,有时带有口语化和地方方言色彩,在某些特定语境下用以表达新事物的出现或习惯做法的变化。

详细解释

  • 含义作兴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多用于描述事物开始发生或变化的过程,也可以用来形容因某种原因而进行某事的行为。
  • 使用场合:常用于口语和某些地方方言中,较少出现在正式文件或者高级文学作品里。有时也带有“因为...而兴起”的意思。

造句

  1. 自从村里通了宽带网络后,大家作兴在网上购物、学习新知识,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
  2.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使用可降解塑料袋已经作兴起来,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3. 春节期间,孩子们作兴穿新衣走亲访友,在大街小巷中可以看见喜气洋洋的一家子。
  4. 由于气温回暖的原因,最近作兴去户外野餐的人越来越多了。
  5. 这个品牌的新款手机上市后很快作兴起来,成为年轻人追求潮流的首选。

请注意,“作兴”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较低,并且在正式语境中较少见。上述造句主要是为了体现其用法和含义而构建的例子。

分词解释

zuò

1 起,兴起,现在起:振~。枪声大~。2 从事,做工:工~。~息。~业。3 举行,进行:~别(分别)。~乱。~案。~战。~报告。4 干出,做出,表现出,制造出:~恶(è)。~弊。~梗。~祟。~态。~色。~为。~难。~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5 当成,充当:~罢。~保。~伐(做媒人)。~壁上观(人家交战,自己站在营垒上看,喻坐观别人成败)。6 创造:创~。写~。~曲。~者。7 文艺方面的成品:~品。不朽之~。8 同“做”。9 旧时手工业制造加工的场所:~坊。10 从事某种活动:~揖。~弄。~死。

xīng,xìng

1 举办,发动:~办。~工。~学。~建。~叹(发出感叹声,如“望洋~~”)。百废待~。2 起来:夙~夜寐(早起晚睡)。3 旺盛:~盛。~旺。~隆。~衰。复~。~替(兴衰)。天下~亡,匹夫有责。4 流行,盛行:时~。新~。5 准许:不~胡闹。6 或许:~许。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