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辫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曲辫子的简介:
qū/qǔ biàn zǐ
1.乡愚。含有不懂事﹑无知识之意。
1.乡愚。含有不懂事﹑无知识之意。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吴语。讽刺他人愚鲁无知,行为可笑的谑辞。《文明小史》第二十一回:「你这样出门,被上海人见了,要叫你做曲辫子的。」
关于“曲辫子”,在网络上并没有找到确切的相关定义和解释。这可能是因为它并不是一个正式的词汇或俚语,或者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理解。如果是指一种发型或其他具体的含义,请提供更多的上下文信息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释。
但假设这个词可能是对某种特定发型的形象描述,比如弯曲的辫子,那么我们可以构建一些基于这种假设的例子进行造句:
- 她留着一头乌黑亮丽的曲辫子,看起来既古典又时尚。
- 在晚会上,她披上了一头长长的曲辫子,让整个人显得更加迷人。
- 电影中的女巫角色总是梳着两根粗壮且弯曲的曲辫子作为标志性的装扮。
- 为了参加婚礼,新娘决定将直发盘成一对精致的曲辫子。
- 在传统节日庆典中,很多女孩都会尝试编出各种形状和风格的曲辫子。
如果“曲辫子”指的是其他含义,请提供更多信息或确认其具体背景以便于进一步解释。
分词解释
曲
qū,qǔ
1 弯转,与“直”相对:弯~。~折(zhé)。~笔(①古代史官不按事实、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②写文章时故意离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肱而枕。~尽其妙。2 不公正,不合理:~说。~解(jiě)。委~求全。3 弯曲的地方:河~。4 偏僻的地方:乡~。5 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酵的东西:酒~。~霉。6 姓。
辫
biàn
1 把头发分股编成的带状物:发(fà)~。~子(a.发辫;b.像辫子的东西;c.喻把柄,如“抓~~”)。2 像辫子的东西:蒜~。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