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崖勒马的拼音、解释、组词
临崖勒马的简介:
来皮悬崖而能勒住奔马。指面临危境险地的情况而能自制止步,及时回头。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义参「悬崖勒马」。见「悬崖勒马」条。
2. 此处所列为「悬崖勒马」之典源,提供参考。 ※元.郑光祖《智勇定齐.第三折》这厮1>不识咱运机,将人来紧追袭。呀!你如今船到江心补漏迟2>,抵多少临崖勒马才收骑3>。尚兀自追赶著争持,不睹事撞入咱阵里,你正是有路无归。 〔注解〕 (1) 这厮:这家伙、这小子。有轻视、贱恶的意思。 (2) 船到江心补漏迟:比喻不能事先防范缺失或错误的发生,等到问题已经出现了才想补救,一切都将为时已晚而无法挽回。见「江心补漏」。 (3) 收骑:收住缰绳,让马停止前进。骑,音ㄐ|ˋ,乘坐的马。
3. 此处所列为「悬崖勒马」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悬崖勒马」原作「临崖勒马」。悬崖勒马的意思是濒临悬崖而能及时勒住奔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而能及时醒悟回头。这句成语出现较早的文献,为元.郑光祖《智勇定齐》杂剧。剧中第三折讲到主角钟离春摆下一个「九宫八卦」的奇阵,要手下合眼虎诈败,引诱秦兵的将领孙操入阵。孙操入阵被缚之后,钟离春就取笑他有眼不识她布下的机关,只会猛追诈败的敌将,让自己误入险境。如今就像船开到江心,才要补漏,也好像临断崖才知勒马,已经来不及了。如今撞到阵中,正是有路回不得了!文中「临崖勒马才收骑」的意思就是「临悬崖而勒马」。「悬崖勒马」这句成语就是用来比喻人到了危险的边缘而及时回头。清代.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卷八.如是我闻二》中也有一段故事,说到一位书生借宿在京城的云居寺。认识了同住的一个约十四五岁的童子,两个人非常要好。后来才知道这个童子是「杏花精」变的。虽然童子辩称「精」和「魅」不同,却无法不承认,他亲近书生是为了吸其精气,让自己化成人形。书生警觉到这和鬼魅没有不同,立即推开童子离去。所以纪昀称赞他说:「书生悬崖勒马,可谓大智慧矣。」意思就是说这位书生能警悟险境,及时回头,是具有很高的智慧啊!
1. 濒临悬崖而能及时勒住奔马。引申为人们警悟险境,及时回头。元.郑光祖《智勇定齐》第三折:「这厮不识咱运机,将人来紧追袭,呀,你如今船到江心补漏迟,抵多少临崖勒马才收骑。」《野叟曝言》第五六回:「亏得老襟丈临崖勒马,不然,以祖父世传之产业,而换几根筹马,岂不伤心?」也作「悬崖勒马」。
《临崖勒马》这一成语形象地表达了在危险面前及时回头、停止或改变某项行动,以免造成不可挽回损失的意思。它出自于明代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原文为“临渊履薄,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后来引申为“临崖勒马”。
成语解析
- 临崖:指接近悬崖边。
- 勒马:勒住缰绳,使马停下。比喻在关键时刻果断停止行动。
成语强调的是人在面临危险或错误的时候,能够及时警觉并做出正确的选择,避免陷入更大的困境之中。它常被用来鼓励人们面对问题时要有预见性和勇气,适时采取补救措施,以防止更加严重的后果发生。
造句
- 公司的财务状况已经岌岌可危,这时他临崖勒马地叫停了那些不合理的支出。
- 在项目开发过程中遇到瓶颈时,团队领导果断提出了临崖勒马的策略调整方案。
- 当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局面时,及时临崖勒马,决定改正错误。
- 为了防止股价继续下滑,投资经理采取了临崖勒马的措施,卖出了部分高风险股票。
-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利润下降的压力,企业应该采取积极的市场策略来临崖勒马,避免更大损失。
成语《临崖勒马》不仅体现了古代先贤们的智慧与哲思,也提醒着现代人在面对各种挑战时要保持冷静和理智,作出正确判断。
分词解释
lín
1 从上向下看,在高处朝向低处:照~。~渊羡鱼(看着深潭里的鱼,很希望得到;喻只作空想,不做实际工作)。2 到,来:光~。莅~。亲~。3 遭遇,碰到:~时。面~。4 挨着,靠近:~近。~街。~终。~危。~阵磨枪。5 照样子摹仿字画:~摹。~帖。~写。6 旧时指帝王上朝:~朝。~政。7 姓。yá
1 高地的边,陡立的山边:山~。悬~。~谷。~壑。~壁。~葬(悬棺葬)。~岸。悬~勒马。2 边际:~略(大略,梗概)。lè,lēi
1 套在牲畜上带帽子的笼头:马~。2 收住缰绳不使前进:悬崖~马。3 强制:~令。~索。4 统率:~兵。5 雕刻:~石。~碑。~铭。mǎ
1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匹。骏~。~到成功。~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2 大:~蜂。~勺。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