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的拼音、解释、组词

拼音:yá 部首 笔画11 字形上下 五行 五笔:MDFF

崖的基本解释:

1 高地的边,陡立的山边:山~。悬~。~谷。~壑。~壁。~葬(悬棺葬)。~岸。悬~勒马。

2 边际:~略(大略,梗概)。

崖的笔顺/笔顺名

丨,∟,丨,一,ノ,一,丨,一,一,丨,一

竖,竖折/竖弯,竖,横,撇,横,竖,横,横,竖,横

  • 小字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 说文解字

解释-来源《小字典》

1. 山的峭壁边缘。如:「山崖」、「断崖」、「悬崖」。

解释-来源《简编版》

1. 山边或高地陡峭的边沿。【例】悬崖、山崖、断崖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山边或高地陡峭的边沿。唐.韦应物〈至西峰兰若受田妇馈〉诗:「攀崖复缘涧,遂造幽人居。」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四上.粤西游日记三》:「四眺重崖,皆悬绝无径,而西崖尤为峻峭。」

2. 边际。《庄子.山木》:「君其涉于江而又浮于海,望之而不见其崖。」

详细解释

崕、厓 yá

〈名〉

【本义】:岸;水边

【造字法】:形声。从山,厓( yá )声。

1 同本义 ([En.] bank;cliff;precipice)

【引】

1 《说文》:崖,高边也。

2 《说文句读》:崖,岸。高边也。…此云高边,崖则水之边而峭高者也。

3 《荀子·劝学》:渊生珠而崖不枯。

4 《尔雅·释丘》:望厓洒而高岸。 按:“厓之峻而高者,岸也,即岸也。”

5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伯有廷劳于黄崖。

6 《庄子·秋水》: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

7 《庄子·山水》:君其涉于江而浮于海,望之而不见其崖。

8 宋· 沈括《梦溪笔谈》:穹崖巨谷。

9 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蹑履登崖。

10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石崖侧削。

11 《徐霞客游记》:四眺重崖,皆悬绝无径,而西崖尤为峻峭。

【例】

又如:崖谷(悬崖深谷);崖口(山崖间的豁口);崖垠(山崖的边际);崖畔(山崖边);崖岭(高崖峻岭);崖穴(山洞)

2 泛指事物的边际;界域 ([En.] bound)。

【例】

如:崖际(边际)

崖[yá]

〈形〉

言人性格孤高 (【英】:pround and a loof)。如:崖异(乖异。指人性情、言行不合常理);崖然(傲岸矜持的样子)

《说文解字》许慎原文

高邊也。从屵圭聲。

《说文解字》大徐本原文

高邊也。从屵圭聲。五佳切

注解

『从屵,圭聲』,指该字为形声字 ,【屵】为形旁,【圭】为声旁。

【崖】字《说文解字》读音解析:『圭聲』,即形声字中【圭】是声旁,一般为上古造字时读音。反切注音:『五佳』切。注:许慎《说文解字》原稿不含反切注音,现存切韵多为北宋徐铉引注《唐韵》反切所加。

【崖】字本义为岸;水边。

【崖】字造字法为形声:从山、声。

【崖】字字形结构为上下, 可拆字为“山 厓”。

【崖】字收录于《说文解字》卷九, 屵部, 现代部首为山, 笔画为11画。

【崖】字异体字:厓 崕 。

《说文解字》注解

(崖)高邊也。辵部曰。邊、行垂崖也。土部曰。垂者、遠邊也。按垂爲遠邊。崖爲高邊。邊之義謂行於此二者、此二者因名邊矣。其字从屵也。故爲高邊。从屵。圭聲。五佳切。十六部。此與厂部之厓義別。

崖字组词

更多

其他网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