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武操莽的拼音、解释、组词

吕武操莽的简介:

lǚ wǔ cāo mǎng
吕雉、武则天、曹操、王莽的合称。旧时都被认为是以阴谋手段篡夺君位的野心家。因以之指窃取政权的国贼。

  • AI解释

词语《吕武操莽》是现代汉语中一个特殊的成语或词汇,但实际上它并不是常见的标准成语。可能是对“吕望、武侯、曹操作莽”的简化或组合,分别对应的是古代中国历史中的几位重要人物:“吕望”即姜子牙,辅佐周文王和周武王;“武侯”指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操莽”可能是指东汉末年的曹操,因其名字为操,并且其行为和性格被后世描绘得复杂而有争议。

为了帮助理解,我们可以将它拆解为三个部分进行解释: 1. 吕望(姜子牙):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辅佐周文王、周武王建立周朝。 2. 武侯(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以智慧和忠诚著称,被后世尊为忠臣楷模。 3. 操莽(曹操):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因其性格复杂且权欲强烈,在历史上褒贬不一。

如果要创造包含这些历史人物的句子来表达他们的特性或行为,可以这样造句:

  1. 尽管吕望和武侯都曾辅佐帝王,但操莽的行为却让后人对其有不同看法。
  2. 诸葛亮在蜀汉时期展现了卓越的政治才能,相比之下曹操则更多是在权谋上施展手段。
  3. 姜子牙的智慧体现在如何辅助君主建立国家,而曹操作为乱世英雄,则更侧重于个人权力的争夺。
  4. 武侯对理想的追求和实现让人赞叹不已;操莽虽然有野心但其作为也让后人反思。
  5. 这三位历史人物各有千秋:姜子牙是理想主义者,诸葛亮则更多实践者,而曹操则是权力斗争中的胜利者。

请注意,“吕武操莽”并非正式成语或习语,上述解释和造句主要是基于对单个词汇的理解进行的扩展。如果有关于特定的历史情境或者需要使用更准确的语言表达,请提供更多的背景信息以便进一步帮助。

分词解释

1 中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有六种,总称“六吕”。2 姓。

1 关于军事或技击的,与“文”相对:~装。~器。~警。~林。~坛。~生。~旦。~丑。~净。~举。2 勇猛,猛烈:英~。威~。~断。~士。~夫。3 半步,泛指脚步:步~。踵~。行(xíng )不数~。4 姓。

cāo

1 拿,抓在手里:~刀。~觚(手持木简,指写诗作文)。~管(执笔,指写作)。~刀必割(喻不失时机,要当机立断)。2 控制、掌握:~舟。~纵。3 从事:~心。~办。~作。~持。~劳。~之过急。4 体力的锻炼,军事的训练:~练。~场。~演。上~。5 用某种语言或方言讲话:他~一口闽南音。6 行为,品行:~行。~守。7 姓。

mǎng

1 草,密生的草:~原。草~。2 广大,辽阔:~苍。~~(a.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b.形容草木茂盛)。3 古书上指一种短节竹。4 粗鲁,冒失:~汉。~撞。鲁~。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