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枿的拼音、解释、组词
枯枿的简介:
kū niè
1.枯枝,枯株。 2.犹枯萎。
1.枯枝,枯株。 2.犹枯萎。
- AI解释
《枯枿》这一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通常出现在古典文学或特定领域的文献中。其含义是“干枯的树桩”。这个词反映了树木失去生命后残存的部分,常用来形容自然景象中的萧瑟之感或是比喻人的境遇衰败、精神懈怠的状态。
详细解释: - 枿(zhi4):古汉语指树木被砍伐后留下的空心或半空心的树桩。 - 枯枿即特指那些已经干枯且失去了生机,但仍在土地上的树桩。它可以比喻人或事物陷入困境、失去活力的状态。
造句示例: 1. 这里曾经是茂密的森林,如今却只剩下一片片枯枿,让人感到无限的苍凉。 2. 他自那场失败后就像一棵枯枿,失去了往日的锋芒和光彩。 3. 在那废墟般的旧工厂里,几根枯枿立在那里,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如今的荒凉。 4. 山野间散布着许多枯枿,秋风一吹便发出沙沙的声音,给寂静增添了几分肃杀之气。 5. 她的心就像那枯枿一样空洞而死寂,即便是春风也无法让它恢复生机。
这些句子尝试从不同场景和比喻角度来使用“枯枿”这一词汇,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它。
分词解释
枯
kū
1 失去水分,水全没有了:干~。~萎。~槁。~荣。~鱼衔索(串在绳索上的干鱼,形容存日不多)。2 没趣味,无生趣:~燥。~肠(喻枯涩贫乏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