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于至善的拼音、解释、组词

止于至善的简介:

zhǐ yú zhì shàn
止:达到;至:最,极。达到极完美的境界。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达到德行最完善的境界。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郑玄.注:「止,犹自处也。」孔颖达.正义:「在止于至善者,言大学之道,在止处于至善之行。」

1. 达到德行最完善的境界。《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汉.郑玄.注:「止,犹自处也。」唐.孔颖达.正义:「在止于至善者,言大学之道,在止处于至善之行。」

《止于至善》出自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礼记·大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治理的最高境界。这个概念主张人们应当追求道德、精神上的完善和极致美好,达到一种理想的状态。

详细解释

  1. “止”:意为停止,但在这里更多是指不满足于现状,而是在不断地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
  2. “于”:是“在”的意思,表明了追求至善状态的位置或阶段。
  3. “至善”:“至”,表示达到极致;“善”,指美好的品质。合起来即为达到最高尚的道德标准和精神状态。

五个造句

  1. 在日常学习中,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止于至善地追求知识的海洋。
  2. 每个人都应该有更高的目标,不断努力向止于至善的方向前进。
  3. 他总是以最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力求达到止于至善的状态。
  4. 孔子的教导让我们明白,真正的君子应该止于至善,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和谐。
  5.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我们应当以至善为准则,做到相互尊重、理解和包容。

这些句子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止于至善”的理念在个人修养和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分词解释

zhǐ

1 停住不动:~步。截~。2 拦阻,使停住:~痛。禁~。3 仅,只:~有此数。不~一回。4 古同“趾”,脚;脚趾头。

1 介词(➊在,如“生~北京”;➋到,如“荣誉归~老师”;➌对,如“勤~学习”;➍向,如“出~自愿”;➎给,如“问道~盲”;➏自,从,如“取之~民”;➐表比较,如“重~泰山”;➑表被动,如“限~水平”)。2 后缀(➊在形容词后,如“疏~防范”;➋在动词后,如“属~未来)。3 姓。

zhì

1 到:~此。自始~终。从古~今。~于。以~。甚~。2 极、最:~少。~亲。~交(最相好的朋友)。~诚。~高无上。~理名言。

shàn

1 心地仁爱,品质淳厚:~良。~心。~举。~事。~人。~男信女。慈~。2 好的行为、品质:行~。惩恶扬~。3 高明的,良好的:~策。~本。4 友好,和好:友~。亲~。和~。5 熟悉:面~。6 办好,弄好:~后。7 擅长,长(cháng )于:~辞令。多谋~断。8 赞许:“群臣百姓之所~,则君~之”。9 好好地:~待。~罢甘休。10 容易,易于:~变。~忘。多愁~感。11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