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胡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刮胡子的简介:

guā hú zǐ
〈方〉比喻训斥。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用剃刀或刮胡刀刮去脸上的须毛。如:「他整日埋首赶稿,已经有好几天没刮胡子了。」也作「刮脸」。

2. 责备、训斥。如:「他因常常迟到早退,今天一进办公室,就被老总叫进去狠狠的刮胡子。」也作「刮脸」。

词语“刮胡子”在日常生活中指的是男性清洁脸部胡须的行为,通常是使用剃须刀、安全剃须刀片或电剃须刀来去除脸部毛发。这项活动通常是在早晨进行,以保持个人卫生和整洁,同时也是一种自我护理的方式。

详细解释:

  • 含义:刮胡子是指用工具如剃须刀等将脸上的胡须剃除的过程。
  • 过程:通常包括清洁皮肤、涂抹剃须泡沫或凝胶减少摩擦伤害、使用剃须刀进行仔细的修剪和清洗脸部残留的膏沫。
  • 重要性:除了保持面部清爽整洁之外,良好的剃须习惯还能避免因毛发过长造成的刺激和感染。此外,在某些文化和社会规范中,定期刮胡子也被视为成熟或精心打扮的表现。

造句示例:

  1. 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刮胡子。
  2. 在约会前,他总是仔细地刮了一遍干净的胡子。
  3. 虽然年纪大了,但他依然每天坚持刮胡子。
  4. 我需要买一把新的剃须刀来更好地刮胡子。
  5. 为了保持整洁,他定期去美容院进行专业刮胡子服务。

分词解释

guā

1 用刀子去掉物体表面的东西:~脸。~宫(子宫手术)。~削。~痧(民间治疗某些疾患的方法,刮皮肤,使充血,以减轻炎症)。2 掠夺财物:搜~。~地皮(搜刮民财)。3 在物体表面上涂抹:~糨子。4 风吹动:大风~倒一棵树。

1 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人。~服。~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2 泛指外国或外族的:~椒。~瓜(黄瓜)。~琴。~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3 乱,无道理:~来。~闹。~吹。~言乱语。4 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不归?“~取禾三百廛兮?”5 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须。6 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狼跋其~。”7 巷、小街道称“胡同(tòng)”(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8 姓。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