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绍棠(1936-1997)的拼音、解释、组词
刘绍棠(1936-1997)的简介:
liú shào táng (1936-1997)
小说家。河北通县(今属北京)人。北京大学肄业。曾任中国作协理事、《中国乡土小说》丛刊主编。著有短篇小说集《青枝绿叶》、《中秋节》,中篇小说集《瓜棚柳巷》,中篇小说《蒲柳人家》,长篇小说《春草》等。
小说家。河北通县(今属北京)人。北京大学肄业。曾任中国作协理事、《中国乡土小说》丛刊主编。著有短篇小说集《青枝绿叶》、《中秋节》,中篇小说集《瓜棚柳巷》,中篇小说《蒲柳人家》,长篇小说《春草》等。
- AI解释
《刘绍棠(1936-1997)》这一短语是对中国著名作家、乡土文学代表人物刘绍棠生平及其成就的一个简介。以下是关于刘绍棠的详细解释:
详细解释
刘绍棠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以其对乡土文学的独特贡献而著称。出生于1936年的他,经历了中国社会和文化变迁的大时代,他的作品往往聚焦于家乡农村的生活、人物与自然风光,表达了对故土深深的热爱和怀念。刘绍棠的作品不仅深受读者喜爱,在文坛上也享有很高的评价。
他的主要成就包括《运河的桨声》、《蒲柳人家》等小说作品,这些作品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生动的人物形象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刘绍棠的作品不仅在文学价值上具有重要地位,同时也对后世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97年,他在北京逝世。
造句
- 刘绍棠的小说《蒲柳人家》描绘了京东北运河畔的自然风光与乡村生活。
- 作为乡土文学的重要代表,刘绍棠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 在创作生涯中,刘绍棠通过《运河的桨声》等作品展现了深厚的乡土情怀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 刘绍棠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小说家,还为中国的乡土文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 通过对家乡故事和人物的描写,刘绍棠的作品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农村社会的独特风貌。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