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弟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女弟子的简介:
nǚ dì/tì/tuí zǐ
1.女性的徒弟﹑学生。 2.称妓女。
1.女性的徒弟﹑学生。 2.称妓女。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学习歌舞戏剧的女艺人。《宋史.卷一四二.乐志十七》:「女弟子队舞,亦致辞如小儿队。」
2. 女学生。《通俗常言疏证.文事.女弟子》引《还魂记剧》:「女弟子,则争个不求闻达,和男学生一般儿教法。」
《女弟子》词语解释
“女弟子”是一个词汇,用来指代女性的学生或信徒。这个词通常在宗教、教育、艺术或者某种文化背景中使用。“弟子”本义是学徒、徒弟的意思,在这里强调的是求知或信仰的过程。因此,“女弟子”特指女性中的学生或是追随者。
造句
- 在佛学院里,她成为了众多女弟子中最积极的一位。
-
解析:这句话描述了某个女子作为一位积极向学的学员,在佛教教育环境中活跃的表现。
-
舞蹈班里的小玲是老师最喜欢的女弟子之一,因为她每次都表现得最好。
-
解析:这里的小玲是一位热爱舞蹈并被老师认可的学生,强调她在学习中的优秀表现和老师的喜爱。
-
在她成为女弟子的过程中,母亲给予了她极大的支持与鼓励。
-
解析:这句描述了这位女性在其成为某个派别或组织成员的道路上得到了母亲的支持,体现了家庭对其个人成长的影响。
-
作为一位知名画派中的女弟子,小芳在艺术领域取得了不少成就。
-
解析:这里的“画派”特指某种绘画风格或者流派,“女弟子”的身份表明了她在这一领域受到了认可和重视,并且有所建树。
-
虽然身为女弟子,但她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对知识的追求与探索。
- 解析:这句话强调了一个女性在面对传统偏见或社会期望时,仍然坚持个人梦想和目标的精神。
通过这些句子可以看出,“女弟子”这一词汇不仅能够用来描述一个受教育者或者信仰追随者的角色,也常常用来赞扬她们在各自领域的努力和成就。
分词解释
女
nǚ,rǔ
1 女性,与“男”相对。古代以未婚的为“女”,已婚的为“妇”。现通称“妇女”:~人。~士。~流(含轻蔑意)。少(shào )~。2 以女儿作为人的妻(旧读nǜ)。3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称“婺女”、“须女”。
弟
dì,tì,tuí
1 同父母(或只同父、只同母)的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兄~。2 亲戚或亲族间辈分相同的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表~。堂~。3 称同辈比自己年纪小的男性:老~。师~。4 学生对老师自称或别人指称:~子。徒~。5 古同“第”,次序。6 古同“第”,但。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