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脯的拼音、解释、组词
束脯的简介:
shù fǔ/pú
1.春秋时晋大夫赵盾猎于首山,见桑荫下有饿人,赐之肉脯,受而弗食。问其故,曰"臣有老母,将以遗之",赵盾复与之肉脯二束。后翳桑之饿人为晋灵公甲士,灵公将杀赵盾,甲士倒戈,护之逃走。事见《左传·宣公二年》﹑《吕氏春秋·报更》。后以"束脯"为施恩获报的典实。
1.春秋时晋大夫赵盾猎于首山,见桑荫下有饿人,赐之肉脯,受而弗食。问其故,曰"臣有老母,将以遗之",赵盾复与之肉脯二束。后翳桑之饿人为晋灵公甲士,灵公将杀赵盾,甲士倒戈,护之逃走。事见《左传·宣公二年》﹑《吕氏春秋·报更》。后以"束脯"为施恩获报的典实。
- AI解释
词语“束脯”并非汉语中常见的词汇,经过查阅资料,并没有找到该词的确切定义和用法。不过,“束”常用来形容约束、捆绑等动作或状态;而“脯”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干肉,如“肉脯”。如果结合这两个字的含义推测,这个词可能是指将干肉捆扎起来的意思或者是某些特定语境下的表述。
但为了更准确地解释和使用,请允许我基于这一猜测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假设“束脯”指代的是古代的一种礼仪动作或是某种仪式中的具体行为,即用带子或绳子将干肉捆绑起来作为礼物或者祭祀之物。当然,这只是基于字面意义的推测,并非该词的真实含义。
以下尝试根据上述推测造句:
- 在古代祭祀时,供奉者会束脯以表达对天地神明的尊敬。
- 为了长途旅行备足干粮,他特意将肉脯束脯起来,便于携带和保存。
- 古代贵族在宴请宾客之际,会精心准备各种美味佳肴,包括束脯等珍贵食品。
- 这个传统习俗要求参与者必须束脯以示尊敬,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敬的行为。
- 李明从古籍中得知,古代的送礼仪式往往需要将礼物如肉脯束脯起来进行装饰。
请注意以上句子均基于对“束脯”一词可能含义的推测而构造,并非实际史料记载。如有更准确的历史或文化背景信息,请提供进一步指导以便给出更为贴切的解释和例句。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