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羹之让的拼音、解释、组词

杯羹之让的简介:

bēi gēng zhī ràng
指受人挟持,惹人讥诮。

  • AI解释

词语“杯羹之让”出自古代典籍,通常用于形容微不足道的小事或琐碎之事。在古代社会中,“杯羹”指的是小份的食物或者酒宴上分到的一小份羹汤,而“让”则是指谦让、礼让的行为。“杯羹之让”往往用来形容那些无关紧要的争执或礼仪上的谦逊。

详细解释

  • 杯羹:古代宴会中所用的一种小份的食物。
  • :结构助词,用于连接前面的两个词,表示“杯羹”作为让步的对象或原因。
  • :礼让、谦让的行为。在古代社会中,“让”常常被用来表达一种谦逊的态度,尤其是在面对利益分配时表现出愿意退让的精神。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描述对于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人们之间相互谦让的表现,强调即使是在小事上也要保持君子风度和礼貌。

造句

  1. 虽然杯羹之让在宴会上只是一个小小的行为,但它展示了宾客之间的友好与和睦。
  2. 在处理日常琐事时,如果我们都能像古人一样注重“杯羹之让”,那么社会将会更加和谐。
  3. 这一次公司奖金分配上大家能相互谦让,就像是杯羹之让一样,显得尤为珍贵。
  4. 无论在哪个时代,“杯羹之让”都是人们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之一。
  5. 在家庭聚会中,小到谁来开瓶酒,大到谁来洗碗,都能体现“杯羹之让”的精神。

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及其在现代语境中的应用。

分词解释

bēi

1 盛酒、水、茶等的器皿:~子。~盘狼藉。~中物(指酒)。2 杯状的锦标:奖~。~赛。夺~。

gēng

1 用蒸煮等方法做成的糊状、冻状食物:~汤。肉~。鸡蛋~。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ràng

1 不争,尽(jǐn)着旁人:~步。~位。谦~。2 请:~茶。3 许,使:不~他来。4 任凭:~他闹去。5 被:~雨淋了。6 索取一定代价,把东西给人:出~。转(zhuǎn )~。7 闪避:~开。当仁不~。8 责备,谴责:“二世使人~章邯”。9 古同“攘”,侵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