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平原的拼音、解释、组词
关中平原的简介:
guān zhōng píng yuán
又称“渭河平原”。在陕西中部,秦岭以北,西起宝鸡,东到潼关。原为地堑,经渭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海拔400米左右。土地肥沃,灌溉发达,是中国重要农业区,有“八百里秦川”之称。
又称“渭河平原”。在陕西中部,秦岭以北,西起宝鸡,东到潼关。原为地堑,经渭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海拔400米左右。土地肥沃,灌溉发达,是中国重要农业区,有“八百里秦川”之称。
- AI解释
《关中平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地理概念,同时也是文学作品中的常见题材。关中平原位于中国陕西省中部,因其地处渭河谷地而得名,是黄河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关中平原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多样的自然景观,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之一。
详细解释
- 地理位置:关中平原大致范围包括西安市及其周边区域。
- 地形特点:地形平坦,以渭河谷地为主,土地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 历史文化:该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历史上曾是中国多个朝代的政治中心(如秦、西汉等)。
- 经济发展:现代关中平原不仅是陕西省的经济重镇,也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造句
- “在关中平原上,我看到了一片金黄色的麦田。”
- “关中平原上的古迹令人流连忘返,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
- “这座城市的现代化与古老的城墙形成了鲜明对比,让人想起关中平原悠久的历史。”
- “关中平原肥沃的土地上生长着各种农作物,是农民们辛勤劳动的结晶。”
- “关中平原见证了无数朝代的兴衰更替,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这些句子展示了关中平原在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及现代生活中的多重面貌。
分词解释
关
guān
1 闭,合拢:~门。~闭。~张。~停并转(zhǎn)。2 拘禁:~押。~禁。3 古代在险要地方或国界设立的守卫处所:~口。~隘。~卡(qiǎ)。~塞(sài)。~津。嘉峪~。4 征收进出口货税的机构:海~。~税。5 重要的转折点,不易度过的时机:~节。难~。年~。6 牵连,联属:~连。~联。~心。~涉。~乎。~注。~于。有~。7 旧指发给或支领薪饷:~饷。8 姓。
中
zhōng,zhòng
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心。当(dàng)~。~原。~华。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房~。~饱。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辍(中途停止进行)。~等。~流砥柱。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5 特指“中国”:~式。~文。6 适于,合于:~看。
平
píng
1 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地。~面。~原。2 均等:~分。~行(xíng)。抱打不~。公~合理。3 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列。~局。~辈。4 安定、安静:~安。~服。5 治理,镇压:~定。6 抑止(怒气):他把气~了下去。7 和好:“宋人及楚人~”。8 一般的,普通的:~民。~庸。~价。~凡。9 往常,一向:~生(a.从来;b.终身)。~素。10 汉语四声之一:~声。~仄。11 姓。12 〔~假(jiǎ )名〕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13 古同“评”,评议。
原
yuán
1 最初的,开始的:~本。~告。~稿。~籍。~理。~料。~色。~始。~著。2 本来:~样。~型。~址。~主。3 谅解,宽容:~宥。~谅。4 宽广平坦的地方:~野。平~。5 同“ 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