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子阵的拼音、解释、组词
拐子阵的简介:
guǎi zǐ zhèn
1.见"拐子马"。
1.见"拐子马"。
- AI解释
《拐子阵》是中国古代军事术语中的一种战术,源自明朝戚继光所著《纪效新书》,描述了一种灵活、难以被敌人锁定攻击的战斗队形。这种阵型以“拐子”为单位,每个单位由两个或多个士兵组成,形成S或Z字型布局,能有效避开敌人的进攻,并利用迂回战术进行反击。
详细解释
- 拐子:在古代军事中,通常指的是一种武器,如拐子刀。在这里,“拐子”被用来形象地描述一种战斗队形。
- 特点:拐子阵的特点是机动性强、灵活性高,能够在战场上迅速调整位置和方向,使得敌人难以锁定攻击目标,同时也便于实施包围或突袭等战术行动。
- 运用:在面对敌军正面进攻时,可以快速改变队形进行防御;而在需要反击或者绕后包抄时,则能发挥其机动性强的优势。
造句
- 在那次战役中,我方将领巧妙地运用了拐子阵法,使得敌军难以靠近。
- 戚继光将军编撰的《纪效新书》中详细记录了如何使用拐子阵来增强部队的战斗能力。
- 拐子阵因其灵活多变的特点,在明清时期的许多战役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 通过训练士兵熟练掌握拐子阵法,可以大大提升整体作战效率和灵活性。
- 在历史上的军事演习中,学生们还学习了如何在模拟战场上演练拐子阵战术。
分词解释
拐
guǎi
1 转折:~弯。2 骗:~骗。~卖。3 走路不稳,跛:他走路一~一~的。4 走路时帮助支持身体的棍:~棍。双~。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阵
zhèn
1 军队作战时布置的局势:~线。~势。严~以待。2 战场:~地。~亡。冲锋陷~。3 量词,指事情或动作经过的段落:~发。~痛。下了一~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