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敕的拼音、解释、组词

申敕的简介:

shēn chì
1.亦作"申勑"。亦作"申勅"。 2.告诫。 3.敕命;宣示诏令。 4.整饬;整顿。

  • AI解释

《申敕》在古代汉语中,通常指的是皇帝、君主对臣民发布的正式命令或指示。这是一种比较正式和权威的文辞,具有法律效力或者道德约束力。在现代,虽然这种词汇较少使用,但在一些古籍研究、历史文献分析或者古典文学作品中仍然可以看到。

详细解释:

  1. “申” 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说明、陈述或告知;
  2. “敕” 是一种古代的命令形式,多用于皇帝发布的诏令。这种称谓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与严肃性,常用来表达君主对臣民的要求和指示。

综上所述,《申敕》指的是通过正式的命令来传达某种意图、规定或要求,强调其官方性和强制力。

造句:

  1. 唐太宗向全国颁布《申敕》,强调了廉政的重要性。
  2. 为加强国家对经济的调控能力,新皇帝发布了《申敕》,要求各地官员严格执行新的税收政策。
  3. 在古代社会,《申敕》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之一。
  4. 当代学者在研究历史文献时指出,《申敕》往往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局势和统治者的意图。
  5. 虽然现在不再使用这个词汇,但《申敕》中的某些思想依然值得我们借鉴。

这些例子展示了《申敕》作为一种历史概念或文学元素,在描述古代皇权命令、政策实施等方面的应用。

分词解释

shēn

1 地支的第九位,属猴。2 用于记时:~时(下午三点至五点)。3 陈述,说明:~述。~斥。~辩。~冤。三令五~。~请。~报。4 重复,一再:“~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5 中国上海市的别称。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