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疏的拼音、解释、组词

孔疏的简介:

kǒng shū
1. 唐朝初年孔颖达作《左传正义》来解释晋朝杜预的《春秋左传集解》,简称为“孔疏”。疏,对旧注作解释和发挥(凡是解释经的叫“注”)。

  • AI解释

《孔疏》,在古代中国文化中,是关于儒家经典注释的一种形式。具体来说,“孔”指的是孔子,而“疏”则是对古文或经典进行详细的注解和阐述。《孔疏》通常是指将儒家经典的原文与孔子的解读以及后世学者的注释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解释系统。这种形式的注释文献,往往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的含义及其背后的哲学思想。

以下是五个使用“孔疏”一词或其相关内容作为背景信息的造句:

  1. 孔子的《论语》通过唐代学者孔颖达所作的详细注解和解析(即孔疏),变得更加易于理解。
  2. 研究中国古代儒家经典,我们不能忽视了那些被后人称为“孔疏”的注释作品,它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背景知识。
  3. 在准备参加古代文献研究课程时,学生们被要求仔细阅读《礼记》的孔疏版本,以便更好地掌握相关细节和历史脉络。
  4. 为了撰写一篇关于先秦诸子思想对比的研究论文,李教授建议学生参考一下《孟子》一书的孔疏版作为基础资料之一。
  5. 对于那些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来说,《诗经》的孔疏版本不仅是一部重要的学术著作,也是一种了解古代中国人生活习俗和情感世界的好途径。

分词解释

kǒng

1 小洞,窟窿:~穴。~眼。~洞。~方兄(指钱,因旧时的铜钱有方形的孔,恢谐含鄙意)。2 很:~急。~武有力。3 量词,用于窑洞:一~土窑。4 姓。

shū

1 去掉阻塞使通畅:~导。~通。~浚。~解(jiě)。2 分散:~散。仗义~财。3 事物间距离大,空隙大,与“密”相对:~密。~松。~朗。~旷。~阔。~落(luò)。稀~。天网恢恢,~而不漏。4 不亲密,关系远的:亲~。~远。5 不细密,忽略:~忽。6 空虚:志大才~。7 不熟悉:生~。8 粗劣:~食。~粝。9 古同“ 蔬 ”,蔬菜。10 分条说明的文字:上~(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的意见书)。奏~。注~(对古书的注解和对注解的注释)。11 僧道拜忏时所焚化的祝告文。1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