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二寸牍的拼音、解释、组词
尺二寸牍的简介:
chǐ èr cùn dú
1.一尺二寸长的简牍。
1.一尺二寸长的简牍。
- AI解释
《尺二寸牍》,这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古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从字面上看,“尺”和“二寸”都指的是长度单位,而“牍”则是古代书写用的木简或竹片,多用于书写文书、公文等。因此,《尺二寸牍》可以理解为一种长度特定的书写载体或者是指长度为一尺二寸的书信或官方文件。
具体解释如下: - 尺:在古代中国的度量衡中,“尺”是一种长度单位。 - 二寸:指的是两寸,即1/5尺(古制),换算成现代常用的公制大约是3.2厘米。 - 寸牍:意指较小的书信或官方文件,因其使用的小竹片或木简较短。
需要注意的是,《尺二寸牍》作为一个特定长度和用途组合起来的一个名词,在古代文献中并不常见,可能更多地是一种假设性的说法或者比喻。实际应用中,我们更常见到“尺牍”这个词,它特指书信、文章等书写作品。
以下是五个使用《尺二寸牍》的造句示例(注意这些句子是基于对词语的理解进行构想和创造的,并非历史文献或古代文学中的原句):
- 他撰写了一篇《尺二寸牍》,详细描述了当时的政治形势。
- 历史学家从考古遗址中发现了一件保存完好的《尺二寸牍》。
- 这封家书虽然只是《尺二寸牍》,却承载着亲人间深厚的思念之情。
- 在古代文人的书房里,常可见到各种不同长度的《尺二寸牍》被精心地收藏和阅读。
- 为便于携带与保存,许多重要信息以《尺二寸牍》的形式进行记录。
分词解释
尺
chǐ,chě
1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亦称“市尺”。一尺等于十寸。西汉时一尺等于0.231米,今三尺等于一米):~素(a.一尺长的白绢,借指小画幅;b.书信)。~短寸长。~牍。2 量长度的器具:竹~。3 像尺的东西:铁~。仿~。戒~。4 形容微少或短小:~布。咫~天涯。
二
èr
1 数名:一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贰”代)。2 双,比:独一无~。3 两样,别的:~话。不~价。
寸
cùn
1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一尺的十分之一:尺~。2 短小:~土。~阴(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心。~步难行。3 姓。
牍
dú
1 古代写字用的木片:文~(公文)。尺~(书信)。案~。2 古代乐器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