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同时异的拼音、解释、组词

节同时异的简介:

jié tóng shí yì
季节相同,但时间已不是那个时间了。多用于表达时过境迁,因而怀念故人。

  • AI解释

您提供的“节同时异”看起来并不是一个标准或常见的成语或词汇。可能是拼写错误或者是在某种特定语境中使用的表达,而没有被广泛认可和记录下来。不过,我们可以尝试分析其字面意思来推测其含义。

节同时异”的拆解为“节”、“时”、“同”、“异”,分别意味着:

  • 节:节日、时节
  • 时:时间、时候
  • 同:相同、一致
  • 异:不同

从这些词的字面上来看,它可能表达的是在不同的时间或节庆中,有些事物会表现出一致性(同),而另一些则表现出差异性(异)。然而,这种解释是基于推测,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和使用场景。

为了帮助更好地理解其含义并提供实际运用的例子,我将假设“节同时异”意为“在不同的节日或时间段中,有些事物会保持一致性,而其他的事物会发生变化”。以下是五个造句:

  1.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里,“阖家团圆”的习俗在春节期间尤为明显,这体现了“节同时异”的特点。
  2. 虽然不同国家的国庆日都在每年同一时间庆祝,但人们表达爱国的方式却各不相同,这种现象符合了“节同时异”这一假设性概念。
  3. 在圣诞节与万圣节期间,商场和街道上的装饰风格截然不同,这恰恰体现了“节同时异”的特点。
  4. 无论是在哪个节日里,美食总能成为人们共聚的纽带;但具体的食物选择则因不同的文化背景而异,这也是“节同时异”概念的一种体现。
  5. 春天与冬天的气候差异显著,即便是同一地区,在不同季节里人们的穿着习惯也会有所改变,这也符合了我们对于“节同时异”的假设性理解。

请注意,由于“节同时异”不是正式认可或广泛使用的词汇或成语,因此上述解释和造句仅供参考。如果您有其他语境下的具体需求或者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随时告知!

分词解释

jié,jiē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外生枝。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两~车厢。3 段落,事项:~~(一段一段地,逐步)。~目。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气。~令。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日。6 礼度:礼~。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奏。~拍。~律。8 操守:~操。晚~。变~。高风亮~(高尚的品德和节操)。9 省减,限制:~省。~制。开源~流。10 略去,简略:~选。~录。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使~。12 姓。

tóng,tòng

1 一样,没有差异;相~。~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侪(同辈)。~庚(同岁)。~年。~胞。~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仁(同人)。~仇敌忾。~工异曲。~室操戈。情~手足。2 共,在一起(从事):共~。~学。~步。殊途~归。~舟共济。3 和,跟:~流合污。4 姓。

shí

1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间。~不我与。2 较长的时间:~代。古~。3 泛指一段时间:~光。~令。~分。4 现在的,当前的:当~。~下。~务。~宜。5 常常:~常。学而~习之。6 一年中的一季:~序。四~如春。7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8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钟。~差(chā)。9 某一时刻:按~上班。10 不定时,有时候:~而。~阴~晴。11 机会:~机。待~而动。12 姓。

1 不同的:~乎。~说。~常。~己(与自己意见不同或利害相冲突的人)。~端(旧时指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教义,如“~~邪说”)。~化。~性。~样。大同小~。~曲同工。2 分开:离~。~居。3 另外的,别的:~日。~地。~国。~乡。~类。4 特别的:奇~。~闻。~彩。奇才~能(特殊的才能)。5 奇怪:惊~。诧~。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