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会的拼音、解释、组词
笔会的简介:
bǐ huì
①以文章的方式对某个专题或专题的某个侧面进行探讨、报道等的活动:文艺评论~。②一种由作家联合成的组织。
①以文章的方式对某个专题或专题的某个侧面进行探讨、报道等的活动:文艺评论~。②一种由作家联合成的组织。
- AI解释
《笔会》在中文中通常指的是以文学创作、交流为宗旨的社团或组织。这个词汇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尤其与现代新文学运动紧密相连,如“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等一些著名的文学团体就常被称为“笔会”。它不仅是一个名词,也是对一群志同道合的文人、作家进行集体创作和交流活动的一种形象描述。
详细解释
- 含义:指由爱好写作或从事文学创作的人自发组成的协会或者俱乐部。
- 功能与目标:促进成员间的沟通交流、提供创作指导、组织文学讲座和讨论会,以及共同参与各种形式的文学创作活动等。
- 历史背景:中国的“笔会”概念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特别是中国现代文学兴起之后。1937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就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
造句
- 小王是一个热爱写作的年轻人,他经常参加各种笔会活动,在那里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 李教授是当地文联的资深成员之一,多次组织和参与笔会交流活动。
- 这次国际笔会邀请了多位著名作家进行演讲,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学爱好者。
- 每年的年终总结会上,公司都会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企业文化笔会”,鼓励员工们用文字记录这一年来的感悟与体会。
- 尽管面临种种困难,《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仍然坚持活动,成为当时最活跃的笔会之一。
这些造句展示了“笔会”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和表达方式。
分词解释
笔
bǐ
1 写字、画图的工具:毛~。钢~。铅~。~架。~胆。2 组成汉字的点、横、直、撇、捺等:~画。~顺。~形。~道。3 用笔写,写作的:~者。代~。~耕。~谈。~误。~译。~战。~名。4 写字、画画、作文的技巧或特色:~体。~法。~力。文~。工~。曲~。伏~。5 像笔一样直:~直。~挺。~陡。6 量词,指钱款:一~钱。7 指散文:“谢玄晖善为诗,任彦升工于~”。随~。
会
huì,kuài
1 聚合,合在一起:~合。~审。~话。2 多数人的集合或组成的团体:~议。开~。3 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都(dū)~。省~。4 彼此见面:~面。~见。5 付钱:~账。~钞。6 理解,领悟,懂:~心,体~。7 能,善于:~游泳。~英语。8 机会,时机,事情变化的一个时间:机~难得。9 一定,应当:长风破浪~有时。10 恰好,正好:~天大雨。11 一小段时间:~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