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牍的拼音、解释、组词

篇牍的简介:

piān dú
1.书籍;典籍。

  • AI解释

词语解释

篇牍(piān dú)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指的是古代用以书写的文章或公文。具体来说,“篇”指的是文章、著作;“牍”是古代用于书写的竹片或木片。在更广义的语境下,这个词也可以泛指各种书面文字材料。

造句

  1. 古籍爱好者小李经常借阅图书馆中的古代文献,尤其是那些涉及史学研究的篇牍。
  2. 在那个文人辈出的时代,不少士子通过撰写优秀的篇牍来展示自己的才华。
  3. 为了更好地了解历史背景,老师要求学生阅读一些古代官府发布的篇牍,以加深对当时社会情况的理解。
  4. 古代的官员们经常需要书写大量的篇牍来处理政务和记录重要事项。
  5. 这份珍稀的历史文献集包含了大量珍贵的篇牍资料,对于研究历史具有极高的价值。

这些句子不仅展示了“篇牍”的基本含义及其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还体现了其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今人对其的认识和使用。

分词解释

piān

1 首尾完成的文章或诗词:~章。诗~。~目。~什(shí)(《诗经》中的“雅”和“颂”以十篇为一“什”,所以诗章亦称“篇什”)。~幅。长~大论。千~一律。2 量词,指文章、纸张、书页:一~论文。

1 古代写字用的木片:文~(公文)。尺~(书信)。案~。2 古代乐器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