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墙的拼音、解释、组词
柏林墙的简介:
bó lín qiáng
又称“反法西斯防卫墙”。横贯于柏林市中心的水泥墙。总长度为154千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柏林市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由民主德国管理,苏联派驻军,西部由联邦德国管理,美、英、法派驻军。1961年,民主德国为阻止其公民外流,在交界处筑墙隔离,只留九个过境站。1991年,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后,该墙被拆除,只留下一小部分供人参观。
又称“反法西斯防卫墙”。横贯于柏林市中心的水泥墙。总长度为154千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柏林市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由民主德国管理,苏联派驻军,西部由联邦德国管理,美、英、法派驻军。1961年,民主德国为阻止其公民外流,在交界处筑墙隔离,只留九个过境站。1991年,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后,该墙被拆除,只留下一小部分供人参观。
- AI解释
《柏林墙》的含义与历史背景
柏林墙,正式名称为“反法西斯防卫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分裂时期由东德(民主德国)政府于1961年8月13日开始在东西柏林之间建造的一道长达约155公里的障碍物。这道墙横跨柏林市中心,并将城市一分为二,不仅将居民区、商业区、文化区等分隔开来,还切断了许多家庭和亲友之间的联系。
柏林墙成为了冷战时期的象征之一,它不仅是国家间的边界,也是东西方意识形态对峙的一个标志性产物。直到1989年11月9日,在经历了长期的政治与社会压力之后,“开放边境”的消息最终导致了柏林墙的倒塌,这个事件不仅标志着德国的历史性统一,也预示着整个冷战时期的结束。
造句
-
《柏林墙》的倒塌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历史时刻。
-
在探索历史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忘记柏林墙曾带给人们长达三十年的分离和痛苦。
-
德国人的重逢是在柏林墙倒下之后最令人感动的一幕。
-
尽管柏林墙已经倒塌,但它的精神仍然影响着许多国家之间的关系与合作。
-
《柏林墙》不仅是物理上的分隔,更是东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差异的反映。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