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头的拼音、解释、组词
丫头的简介:
yā tóu/tou
①女孩子:花面丫头十三四,春来绰约向人时。②婢女。参见“丫鬟”。
①女孩子:花面丫头十三四,春来绰约向人时。②婢女。参见“丫鬟”。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指婢女。【例】陪嫁丫头
2. 父母对女儿或长辈对晚辈妇女的暱称。【例】天都黑了,这个丫头怎么还不回来?
1. 古代女孩头上常梳丫形发髻,因而称女孩为「丫头」。如:「黄毛丫头」。唐.刘禹锡〈寄赠小樊〉诗:「花面丫头十三四。春来绰约向人时。」
2. 婢女。《初刻拍案惊奇》卷二:「日前见歙县汪汝鸾家有个丫头,时常到溪边洗东西。」《红楼梦》第四回:「因那日买了一个丫头,不想是拐子拐来卖的。」
3. 父母对自己的子女,或长辈对关系非常亲密的女孩的暱称。如:「丫头,爷爷奶奶很想你,有空回来走走。」
《丫头》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常用来称呼女孩或年轻的女性,带有亲切和童真的意味。这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以下是几个常见的用法:
- 指年轻的小女孩:通常用于亲属间的亲密称谓或者文学作品中的描写。
- 形容少女的状态:可以用于描述青春期的少女,带有轻柔或戏谑之意。
- 昵称:有时也可作为对成年女性的亲切称呼。
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丫头》这个词可以表现不同的情感色彩。下面提供五个造句供参考:
- 妈妈温柔地说:“我的小丫头,今天过得怎么样?”
- 她看着镜中的自己,轻声说道:“哎呀,这丫头怎么这么爱打扮呢。”
- 在老一辈的乡间故事中,常常提到“好啊!咱们家的小丫头长大了!”这样的句子。
- 他轻轻地拍了拍她的肩膀,“丫头,你真勇敢!”
- 她总是喜欢这样称呼自己的女儿:“丫头,别生气了,妈妈说笑了。”
这些造句体现了《丫头》在不同情境下的使用和情感表达。
分词解释
丫
yā
1 分杈的:树~。~杈。2 像树枝的分杈:~头(a.古代女孩子头上梳双髻,如树丫杈,因以称女孩子;b.指受役使的女孩子,亦称“丫鬟”。“头”、“鬟”均读轻声)。脚~子。
头
tóu,tou
1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骨。~脑。~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2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剃~。3 物体的顶端:山~。笔~。两~尖。4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儿说起。~绪。5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儿。6 以前,在前面的:~三天。7 次序在前,第一:~等。~生。8 首领:~子。~目。9 方面:他们是一~的。10 临,接近:~睡觉先洗脸。11 量词,多指牲畜:一~牛。12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三~五百。13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儿”)。14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