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国际的拼音、解释、组词
共产国际的简介:
gòng/gōng chǎn guó jì
即“第三国际”。
即“第三国际”。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由列宁(Vladimir Lenin)领导的苏俄共产党召集的国际组织,于西元一九一九年在莫斯科成立,为统一指挥各国共产党活动的最高机构。它规定全世界的共产党都属于同一政党,各国共产党只是共产国际的分支机构;共产党应利用一切可能的方法,推翻资产阶级政府,建立世界共产组织。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俄为对美、英表示友好,在一九四三年宣布解散。也称为「第三国际」、「赤色国际」。
《共产国际》(又称“赤色联盟”)是1919年3月由列宁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政府倡议建立的一个国际性组织,旨在指导和协调各国共产党进行革命活动。共产国际在1943年解散。它的全称是“第三国际”,但在一般语境中通常简称为“共产国际”。
详细解释
- 成立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宁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国际组织来指导全球范围内的工人阶级和共产党进行反帝国主义斗争。
- 宗旨与目标:共产国际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各国工人的团结、反对帝国主义扩张,并协助各国共产党发展。其最终目标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社会主义革命。
- 影响:虽然共产国际在实践中遇到不少困难,但它对全球许多国家的共产党组织和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
造句
- 在冷战时期,《共产国际》的影响逐渐减弱,但其历史遗产仍然受到一些政治学者的关注。
- 研究者们通过分析《共产国际》的相关文件来理解早期的国际社会主义运动。
- 虽然今天已无共产国际之名,但其精神仍影响着许多国家的政治和工人组织。
- 了解《共产国际》的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20世纪初期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
- 历史学家常常引用《共产国际》的档案来探讨冷战前后的全球政治动态。
请注意,《共产国际》与现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并没有直接联系。上述造句中的“影响”主要指历史和理论上的借鉴意义,而非实际的政治联系或指导作用。
分词解释
共
gòng,gōng
1 相同,一样:~性。~同。同甘~苦。2 彼此都具有、使用或承受:患难与~。休戚与~。3 一起,一齐:~鸣。~勉。~议。~处(chǔ)。4 总计,合计:~计。总~。5 与,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长天一色。”6 “共產党”的简称。
产
chǎn
1 人或动物生子:~子。~卵。~妇。助~士。2 制造,养种植或自然生长:工业生~。~值。3 制造、养、种植或自然生长的东西:土~。特~。4 生出,出现:~生。出~。~地。5 财物:财~。遗~。~权。
国
guó
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家。~土。~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号。~度(指国家)。~策。~情。~法。~力。~防。~威。~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格。~魂。~是(国家大计,如“共商~是”)。2 特指中国的:~产。~货。~粹。~乐(yuè ㄩㄝˋ)。~药。3 姓。
际
jì
1 交界或靠边的地方:无边无~。天~。春夏之~。2 彼此之间:校~互助。人~关系。3 时候:值此生死存亡之~。4 当,适逢其时:~此盛会。5 交接,接近:善于交~。6 遭遇(多指好的):遭~。~遇。7 中间,里边:胸~。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