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仪退食的拼音、解释、组词

公仪退食的简介:

gōng yí tuì shí
1.见"公仪之操"。

  • AI解释

词语《公仪退食》源自古代典故,主要用来形容官员清廉公正、不因私利而忘本职的行为。这个故事出自于《汉书·公仪休传》,讲述了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公仪休,他尽管官位显赫,但为人廉洁自律,拒绝接受他人馈赠的故事。

解释

  • 公仪:指的是古代的官员。
  • 退食:这里主要指官员在处理完政务后,结束一天的工作,离开办公场所。这里的“退”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撤退或下班,更是象征性的表达,表示他完成了公务责任。

这个词语反映了古人对于为官者的期望和要求,即即便是在私生活上,也应该保持廉洁正直的态度,不因个人利益而影响到职责的履行。

造句

  1. 公仪休作为古代的官员典范,他的“公仪退食”精神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
  2. 这个单位的领导总是能秉持“公仪退食”的原则,拒绝对方的好处。
  3. 在面对诱惑时,我们应该有像公仪这样的“退食”意识,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
  4. 他做到了真正的“公仪退食”,即使在家中也不接受下属的礼物或宴请。
  5. 公司推行廉洁文化活动,正是希望每一位员工都能树立起“公仪退食”的职业操守。

通过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公仪退食”不仅仅是一个历史故事,更是一种精神追求和道德标准。

分词解释

gōng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3 国家,社会,大众:~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开。~报。~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6 敬辞,尊称男子:海~。包~。诸~(各位)。7 雄性的:~母。~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外~(外祖父)。9 姓。

1 人的外表或举动:~态。~表。威~(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2 按程序进行的礼节:~式。~仗。司~。3 礼物:贺~。谢~。4 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器。5 法制,准则:~刑。“设~立度,可以为准则”。6 姓。
退

tuì

1 向后移动,与“进”相对:~步。~路。~却。~让。倒~。2 离开,辞去:~席。~伍。~职。~休。引~。3 送还,不接受,撤销:~还。4 脱落:~色。~毛。减~。5 和柔的样子:~然。6 迟缓,畏缩:“求也~”。

shí,sì,yì

1 吃:~肉。~欲。2 吃的东西:~品。粮~。零~。丰衣足~。3 俸禄:“君子谋道不谋~”。4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