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燕的拼音、解释、组词

公燕的简介:

gōng yàn/yān
1.亦作"公筵"。 2.公卿高官或官府的宴会。

  • AI解释

词语“公燕”在古代汉语中通常指的是一种宴饮活动,特别是君王或贵族举办的盛大宴会。其中,“公”在这里是举办的意思,而“燕”则是宴请、款待的意思。这种宴会往往规模宏大,参与者众多,不仅有美食佳肴,还可能伴有歌舞表演等娱乐项目,是古代中国社会中非常重要的社交和文化交流场合。

造句

  1. 历史记载,每年春季的公燕活动都由皇家主持,不仅体现了皇权的威严,也是国家繁荣昌盛的象征。
  2. 这次的公燕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文人墨客前来参加,现场热闹非凡,充满了文艺气息。
  3. 朝廷决定举办一次大规模的公燕,以表彰那些在最近军事行动中立功的将士及其家属。
  4. 在古代,公燕不仅是享受美食和娱乐的地方,还是一种加深人际关系、加强政治联盟的方式。
  5. 这次的公燕活动预计将持续三天,期间将进行各种文艺表演,让来宾们充分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

需要注意的是,“公燕”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用的词语,因此上述造句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其含义而构建的例子。在实际应用中,更可能使用“国宴”或者“盛宴”等词汇来替代“公燕”。

分词解释

gōng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3 国家,社会,大众:~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开。~报。~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6 敬辞,尊称男子:海~。包~。诸~(各位)。7 雄性的:~母。~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外~(外祖父)。9 姓。

yàn,yān

1 鸟类的一科,候鸟,常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用泥做巢居住,捕食昆虫,对农作物有益:~尔(形容新婚夫妇亲睦和美的样子)。~好(常用以指男女相爱)。~侣。~雀处(chǔ)堂(喻居安而不知远虑,临祸却不能自知)。2 轻慢:“~朋逆其师”。3 古同“宴”,安闲,安乐。4 古同“宴”,宴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