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版的拼音、解释、组词

制版的简介:

zhì bǎn
1.制作各种印刷上用的版子。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印刷之前,制作文字、图像的石版或金属版等工作。【例】这套丛书已经制版完成,就等著印刷出刊了。

1. 印刷前预先制作文字图画的石版或金属版等底板的工作。

《制版》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最常见的使用场景是在印刷行业中,指的是将设计好的图像或文字通过一定的工艺流程转换成可以用于印刷的文字和图形载体的过程。

制版的基本步骤:

  1. 设计与准备:确定版面内容(包括图文、布局等)。
  2. 制版材料选择:根据需要选用适合的材质,比如纸张、塑料板等。
  3. 转移图像或文字:将设计好的图案或文字转移到选定的材料上。
  4. 曝光与显影:使用特定技术使图像显现出来(例如在感光纸上进行曝光)。
  5. 后期处理:对制出的版面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确保其适合印刷要求。

造句:

  1. “为了制作一本高质量的杂志,编辑们不仅需要精心挑选内容,还要与设计师密切合作完成制版工作。”
  2. “这家出版社采用了最新的数字制版技术,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并减少了成本。”
  3. “艺术家通过手绘和雕刻的方式完成了作品的制版过程,使得每一幅画都独一无二。”
  4. “小王是一名制版师,在公司的平面设计部门负责所有材料的制作和转换工作。”
  5. “在古代,人们依靠手工技艺进行制版,这是一项非常细致且需要经验积累的工作。”

以上句子通过不同的场景展现了“制版”这一概念的不同应用方式。希望这些例子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词!

分词解释

zhì

1 规定:因地~宜。~定。~式。~宪。2 限定,约束,管束:~止。~裁。专~。~约。抵~。节~。~动。~海权。3 法规,制度:民主集中~。公有~。4 造,作:~造。~做。~品。~图。~革。~版。如法炮(páo )~。5 依照规定的标准做的:~钱(中国明、清两代称本朝的铜钱)。~服。6 古代帝王的命令:~诰。7 古代父母死亡守丧;守~。

bǎn

1 上面有文字或图形的用木板或金属等制成供印刷用的东西:木~书。活字~。底~。修~。2 印刷物排印一次(可多次印刷)及有关的事物:排~。再~。~本。出~。~权。3 报纸的一面:头~头条重大新闻。4 打土墙用的夹板:~筑(筑土墙)。5 户籍:~图(原指户籍和地图,现泛指国家疆域,如“我国~~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