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真(688-763)的拼音、解释、组词

鉴真(688-763)的简介:

jiàn zhēn (688-763)
唐代僧人,日本佛教律宗创始人。本姓淳于,扬州江阳(今江苏扬州市)人。晚年应日僧邀请东渡,几经挫折,以至双目失明。公元754年第六次航行终于抵达日本九州。翌年在奈良东大寺建戒坛,为日本佛教徒登坛受戒之始。759年建唐招提寺,传布律宗。并将中国的建筑、雕塑、医药学等介绍到日本。传有《鉴真上人秘方》。

  • AI解释

鉴真,(688年—763年),是中国唐朝著名高僧、医学家,也是中国佛教史上一位重要的东渡日本的传播者。他在中日两国之间架起了一座友谊桥梁,在促进中日文化交流与友好关系上做出了巨大贡献。鉴真所倡导并实践的“佛学思想”、“建筑艺术”以及“医药知识”,对日本社会各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详细解释

  • 生平:鉴真出生于扬州一个世代信奉佛教的家庭,早年在寺庙中学习佛法。
  • 东渡:初到日本时因种种原因多次失败。但鉴真坚定信念,不改初衷,最终在第6次尝试后成功抵达日本奈良。
  • 贡献与影响:在日本他不仅传播了佛教教义,还传授了中国医学知识和建筑艺术等,对当时的日本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造句

  1. 鉴真东渡的壮举,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书写了一段佳话。
  2. 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鉴真大师多次克服重重困难。
  3. 研究鉴真的事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唐代佛教对外传播的情况。
  4. 每当谈起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历程时,鉴真都会被提及作为重要的一环。
  5. 在鉴真东渡的影响下,日本的医学和建筑技术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分词解释

jiàn

1 镜子。2 照:光可~人。3 观察,审察:~别。~定。~赏。~于(看到,觉察到)。台~(书信用语,表示请人看信。亦作“惠鉴”、“钧鉴”)。~往知来。4 可以使人警惕或引为教训的事情:借~。~戒。前车之~。

zhēn

1 与客观事实相符合,与“假”、“伪”相对:~诚。~谛。~挚。~心。逼~。认~。~才实学。~知灼见。2 确实,的确:~好。~正。~切。3 清楚,显明:看得~。咬字很~。4 本性,本原:纯~。天~。5 人的肖像:传(chuán )~。写~。6 汉字的楷书:~字。~书。~草隶篆。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