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真(688-763)的拼音、解释、组词
鉴真(688-763)的简介:
jiàn zhēn (688-763)
唐代僧人,日本佛教律宗创始人。本姓淳于,扬州江阳(今江苏扬州市)人。晚年应日僧邀请东渡,几经挫折,以至双目失明。公元754年第六次航行终于抵达日本九州。翌年在奈良东大寺建戒坛,为日本佛教徒登坛受戒之始。759年建唐招提寺,传布律宗。并将中国的建筑、雕塑、医药学等介绍到日本。传有《鉴真上人秘方》。
唐代僧人,日本佛教律宗创始人。本姓淳于,扬州江阳(今江苏扬州市)人。晚年应日僧邀请东渡,几经挫折,以至双目失明。公元754年第六次航行终于抵达日本九州。翌年在奈良东大寺建戒坛,为日本佛教徒登坛受戒之始。759年建唐招提寺,传布律宗。并将中国的建筑、雕塑、医药学等介绍到日本。传有《鉴真上人秘方》。
- AI解释
鉴真,(688年—763年),是中国唐朝著名高僧、医学家,也是中国佛教史上一位重要的东渡日本的传播者。他在中日两国之间架起了一座友谊桥梁,在促进中日文化交流与友好关系上做出了巨大贡献。鉴真所倡导并实践的“佛学思想”、“建筑艺术”以及“医药知识”,对日本社会各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详细解释
- 生平:鉴真出生于扬州一个世代信奉佛教的家庭,早年在寺庙中学习佛法。
- 东渡:初到日本时因种种原因多次失败。但鉴真坚定信念,不改初衷,最终在第6次尝试后成功抵达日本奈良。
- 贡献与影响:在日本他不仅传播了佛教教义,还传授了中国医学知识和建筑艺术等,对当时的日本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造句
- 鉴真东渡的壮举,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书写了一段佳话。
- 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鉴真大师多次克服重重困难。
- 研究鉴真的事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唐代佛教对外传播的情况。
- 每当谈起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历程时,鉴真都会被提及作为重要的一环。
- 在鉴真东渡的影响下,日本的医学和建筑技术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