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地的拼音、解释、组词

胡地的简介:

hú dì/de
1.古代泛称北方和西方各族居住的地方。

  • AI解释

胡地》这一词汇在古代汉语中,通常指的是北方或西域的地区。这个词多用于描述古代中原地区的诗人、文人对于遥远异域的想象和描绘。这里的“胡”字并非特指某个民族或族群,而是泛指非华夏民族或是位于边疆的少数民族及其居住的地方。

详细解释

  • 历史背景:在中国古代文献中,“胡地”往往与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自然景观以及文化习俗相关联。在汉代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增加,“胡地”的形象逐渐丰富,不仅仅局限于地理上的界限。

  • 象征意义:“胡地”常用来表达异域风情、辽阔草原等意象,并且往往带有一定的浪漫化色彩或想象空间。

造句

  1. 在古代诗人笔下,常常描绘出一幅幅“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美丽景象之外,“胡地”的雄奇与壮丽也不可忽视。
  2. 胡地”的广阔天地,在文人墨客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他们创作灵感的源泉之一。
  3.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胡地”逐渐从一个遥远而神秘的地方,成为了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
  4. 胡地》这个词不仅仅代表了地理上的位置,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层面的交流与融合。
  5.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诗人经常将自己心中的理想国描绘为“胡地”,那里有无尽的自由和广阔的天地。

通过这些句子可以看出,“胡地”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性不仅限于地理概念,还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色彩和深远的文化意义。

分词解释

1 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人。~服。~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2 泛指外国或外族的:~椒。~瓜(黄瓜)。~琴。~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3 乱,无道理:~来。~闹。~吹。~言乱语。4 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不归?“~取禾三百廛兮?”5 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须。6 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狼跋其~。”7 巷、小街道称“胡同(tòng)”(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8 姓。

dì,de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心说。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质。~壳。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下。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田~。~政。~主。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区。此~。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板。~毯。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点。目的~。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以处。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境~。心~。10 底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