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丁的拼音、解释、组词
甲乙丙丁的简介:
jiá yǐ bǐng dīng
古代天干排序的前一到四位。指事物的顺序或事物大概轮廓。
古代天干排序的前一到四位。指事物的顺序或事物大概轮廓。
- AI解释
《甲乙丙丁》是中国传统记数方法中的一个术语,它代表了一种排序方式,即在古代中国的文书中用来表示顺序或编号的符号。这四个汉字依次为“甲”、“乙”、“丙”、“丁”,它们最初是用于记录占卜、编年历等方面,在后来逐渐被引入到书籍编目、考试排位等多种场合中使用。
- “甲”代表第一位,即第一或首位。
- “乙”代表第二位,即第二或次位。
- “丙”代表第三位,即第三或再次。
- “丁”则表示第四位,即第四或又次。
造句示例:
-
在古代科举考试中,进士的排名顺序会按照“甲乙丙丁”的方式进行排序,比如第一名称为“状元”,第二名则是“榜眼”。
-
图书馆图书分类中采用了这样的命名方式来表示不同的类目:“甲”类可能代表自然科学,“乙”类可能是人文社会科学等。
-
企业内部的部门管理也可能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层级划分和名称标示,比如技术部可以被称为“甲”,市场部为“乙”。
-
在书法或篆刻艺术中,“甲乙丙丁”的排布也被用来设计字体风格或印章布局。
-
记录家庭成员的名字时,有时候也会使用这样的排序方式来表示家谱中的顺序关系:“甲”代表父亲、“乙”是哥哥、那么我是“丙”,弟弟就是“丁”。
以上便是关于《甲乙丙丁》这一传统记数方法的详细解释以及五个相关造句的例子。
分词解释
甲
jiǎ
1 天干的第一位,用于作顺序第一的代称:~子。花~(六十岁的人)。2 居于首位的,超过所有其它的:~等。3 古代科举考试成绩名次的分类:一~(名为“进士及第”);二~(名为“进士出身”);三~(名为“同进士出身”)。4 古代军人打仗穿的护身衣服,用皮革或金属叶片制成:盔~。~兵。~士。5 现代用金属做成有保护功能的装备:~板。装~车。6 某些动物身上有保护功能的硬壳:龟~。7 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指~。8 旧时户口编制单位:保~。~长。9 植物果实的外壳:~坼(外表裂开)。10 古同“胛”,肩胛。
乙
yǐ
1 天干的第二位,用于作顺序第二的代称。2 指代一方:甲方~方。~型脑炎。3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7”。4 姓。
丙
bǐng
1 天干的第三位,用作顺序第三的代称。2 火的代称(五行中“丙”、“丁”属火):付~(把信件等烧掉)。
丁
dīng,zhēng
1 天干的第四位,用于作顺序第四的代称:~是~,卯是卯。2 成年男子。3 人口。4 从事某种劳动的人: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