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脰的拼音、解释、组词
白脰的简介:
bái dòu
1.燕乌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三.慈乌》。
1.燕乌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三.慈乌》。
- AI解释
词语“白脦”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它的来源可能与古代文献或古文有关。根据相关资料,“白脦”一词通常用来指代一种鸟类或者动物的一部分,但具体所指的是哪种鸟或是其哪一部分,在不同的历史文献中有不同的解释和用法。
解释
- 鸟类:在某些古代文献中提到的“白脦”,可能是指某种体色为白色或有明显白色特征的鸟。需要注意的是,并没有广泛认可的现代汉语词典将此词语定义为具体某一种鸟类,因此对于这类词汇,理解时要结合上下文。
- 动物的一部分:也有解释认为,“白脦”可以指代某些动物身体上带有白色特征的部分。
造句
- 在古代的一篇描述自然的文集中提到:“每当夕阳西下之时,群鸟归巢,其中白脦的叫声尤为清脆悦耳。”(此处假设“白脦”指的是某种鸟类)
- 王维在某篇诗作中写道:“青崖白脦共为邻,山色湖光相映衬”,这里的用法可能是指某一动物或自然景物的一部分。
- 如果按照指代动物身体特征的解释来造句,则可以这样表述:“这只斑马身上有一块明显的白脦,显得十分独特。”
- 在描述古代狩猎场景时:“猎人瞄准了那块白脦,一箭射出,只见一只鹿倒地。”(此处假设“白脦”指代的是鹿身上的白色特征)
- 《古文精选》中提到的一段文字:“白脦之鸟,翱翔于天际”,这段描述可能更倾向于将“白脦”解释为鸟类的一种特征。
请注意,由于“白脦”一词并不常见且其具体所指在现代汉语中不够明确,上述造句主要是基于对其潜在含义的推断。在实际使用时,建议结合具体的语境或者查阅专业资料以获得准确的理解和应用方式。
分词解释
白
bái
1 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色。~米。2 明亮:~昼。~日做梦。3 清楚:明~。不~之冤。4 纯洁:一生清~。~璧无瑕。5 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空~。~卷。6 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忙。~说。7 没有付出代价的:~吃~喝。8 陈述:自~。道~(亦称“说白”、“白口”)。9 与文言相对:~话文。10 告语:告~(对公众的通知)。11 丧事:红~喜事(婚事和丧事)。12 把字写错或读错:~字(别字)。13 政治上反动的:~匪。~军。14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族。~剧。1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