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台的拼音、解释、组词

符台的简介:

fú tái/tāi
1.明制﹐中央官署设有尚宝司﹐掌管宝玺﹑符牌﹑印章及其使用﹐别称符台。

  • AI解释

词语“符台”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词汇,它可能源自古代文献或特定历史背景。根据现有的资料,“符台”一词可以理解为与“符节”相关的办公场所或者负责管理符节事务的地方。以下是对“符台”的详细解释及五个造句。

词语详解

  • 含义:“符台”通常指的是古代官府中专门负责保管、制作或使用符节的机构或部门。
  • 来源:中国古代,特别是汉代以后,通过使用符节来传递命令或者作为凭证是常见做法。符节往往由中央政府发放给地方官员或军队将领,用以证明身份或执行特定任务。
  • 功能:“符台”的主要职能包括符节的制作、保存以及相关的审批和管理工作。

造句

  1. 古代朝廷设立专门的符台来管理各地使者与官府间的通行符节,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地传递。
  2. 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度,汉朝时期特别设立了符台这一重要机构。
  3. 在古代战争中,将领们收到皇帝颁发的兵符,就是通过符台进行发放和管理的证明。
  4. 宋代官员前往外地任职之前,要经过符台验证身份并领取所需的官方文书与凭证。
  5. 南北朝时期,地方军政长官之间频繁使用互换的信物——符节,这都得益于符台的有效运作。

这些句子主要是基于对“符台”可能含义的理解而构建的示例,实际用法可能会有所不同。如果这个词语有更具体的历史或文献背景,请提供更多信息以获得更加准确的解释和造句。

分词解释

1 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用的凭证:虎~。~信。~节。2 代表事物的标记、记号:~号。音~。3 相合:~合。言行相~。4 道士画的驱使鬼神的图形或线条:~咒。护身~。5 古代称祥瑞的征兆:~瑞。~应(yìng )(指天降“符瑞”,与人事相应)。6 姓。

tái,tāi

1 高平的建筑物:亭~楼阁。2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井~。窗~。灯~。3 量词:一~戏。4 台湾省的简称:~胞。~币。5 姓。6 桌子、案子:写字~。7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8 〔三台〕星名,古代用来比喻三公。9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鉴。~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