讼牒的拼音、解释、组词

讼牒的简介:

sòng dié
1.诉状。

  • AI解释

讼牒》,这个词在古代汉语中使用较为频繁,指的是诉讼案件相关的文书或文件。它包括了与官司相关的各种正式文牍、状纸以及相关法律条文等。在现代,虽然这个词用得较少,但有时仍用于描述历史上的司法文书。

详细解释: 1. 字在这里有“诉讼”、“打官司”的意思。 2. 字指的是文书或文件,古代一般指书写材料的长方形木片,后来泛指各种书面文字和文档。在《讼牒》中,它代表了与法律事务相关的正式文本。

造句示例: 1. 古代审理案件时,官员们会详细阅读诉讼双方提交的讼牒。 2. 在明清时期,讼牒成为了官方记录民事、刑事案件的重要文书形式之一。 3. 为了更好地研究历史上的司法程序,学者经常查阅古代的讼牒资料。 4. 这份讼牒中包含了详细的案情描述和双方证据材料。 5. 法律专家指出,在处理复杂案件时,仔细审阅每一份讼牒是非常必要的。

这些句子展示了《讼牒》在描述诉讼案件文件以及司法程序中的重要性。

分词解释

sòng

1 在法庭上争辨是非曲直,打官司:~事。~案。~词。2 争辨是非:争~。聚~纷纭。3 自责:自~。4 古同“颂”,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