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与义(1090~1139)的拼音、解释、组词
陈与义(1090~1139)的简介:
chén yǔ yì(1090~1139)
别号简斋,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
别号简斋,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
- AI解释
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北宋末、南宋初年的爱国诗人。他出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卒于南宋高宗绍兴八年(公元1139年)。陈与义是南渡诗人群体中的重要成员之一,在宋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详细解释
- 身份背景:陈与义出身于名门,家学渊源深厚。他早年在汴京(今河南开封)读书,后入仕途。
- 艺术成就:他的诗歌风格独特,能够巧妙地将传统诗歌的精炼和豪放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他的诗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 历史贡献:陈与义在北宋末年曾担任翰林学士等重要职务,但随着金军南下,他随同宋高宗逃亡江南,在此过程中创作了大量关于流离失所、哀伤国事的诗歌。这些作品反映了动荡时代的社会现实和人们的心声。
- 思想影响:陈与义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也是一名爱国志士。他的诗作中蕴含着浓厚的家国情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造句
- 在南宋初年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里,陈与义用诗歌记录下了无数悲壮的故事。
- 陈与义的《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是宋代诗词中的佳作之一,其中流露出他对故国深深的怀念之情。
-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战乱年代中的心境变化,体现了他对于个人命运与国家兴亡之间复杂关系的独特见解。
- 陈与义的《春寒·二月巴陵日未晞》不仅描绘了春天景色之美,更隐含着诗人对未来的期望与担忧。
- 通过研读陈与义的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内心世界及其面对历史转折时的态度。
分词解释
陈
chén
1 排列,摆设:~列。~兵。2 述说:~述。~情。详~。~诉。~说。3 旧的,时间久的:~旧。~腐。~醋。推~出新。~~相因。~迹。~皮。4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淮阳县一带。5 中国朝代名,南朝最末的王朝。6 姓。
与
yǔ,yù,yú
1 给:赠~。~人方便。2 交往,友好:相~。~国(相互交好的国家)。3 赞助,赞许:~人为善。4 〈书〉等待:时不我~。5 〈连〉和:我~你。山~水。6 〈介〉跟;向:~虎谋皮。生死~共。
义
yì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不容辞。~无反顾。仗~直言。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举。~务。~愤。~演。见~勇为。3 情谊:~气。恩~。~重如山。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含~。释~。微言大~。5 指认为亲属的:~父。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齿。~肢。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