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败兵家之常的拼音、解释、组词
胜败兵家之常的简介:
shèng bài bīng jiā/gū/jie zhī cháng
1.见"胜负兵家之常"。
1.见"胜负兵家之常"。
- AI解释
《胜败兵家之常》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赤壁》,原文为:“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在这句话中,“胜败”指的是战争中的胜利或失败;“兵家”是指军事家或者参与战争的人;“之常”表示这是正常的现象或规律。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战场上,胜利和失败都是寻常之事,反映了军事斗争的常态。也就是说,战争的结果往往是难以预测的,胜败对于军人们来说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不可过分夸大其意义。
以下是五个使用“胜败兵家之常”的造句:
- 在这场篮球赛中,虽然我们最终输了比赛,但我们不能灰心丧气,因为胜败兵家之常,重要的是我们在过程中学到了很多。
- 商业竞争就像战场一样,胜败兵家之常。关键在于如何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改进自己。
- 他虽然在求职面试中再次落选了,但他没有灰心,因为他明白“胜败兵家之常”,每一次尝试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
- 在体育竞技场上,没有人会因为一次或几次的失利而放弃自己的梦想,因为他们知道胜败兵家之常,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 小张参加创业比赛失败了,但他并没有气馁。他知道在商海沉浮中,胜败兵家之常,重要的是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次挑战做好准备。
这些句子通过不同的情境展示了“胜败兵家之常”这一概念的应用和其背后的积极态度。
分词解释
胜
shèng
1 在斗争或竞赛中打败对方或事业达到预定目的:~利。得~。~券(指胜利的把握)。~负。无往不~。2 超过,占优势:~似。优~。以少~多。3 优美的:~地。~景。~境。~迹。~状(胜景)。4 古代妇女的饰物:花~。彩~。5 能承担,能承受(旧读shēng ):~任。不~其烦。6 尽(旧读shēng ):不~感激。
败
bài
1 输,失利,不成功,与“胜”相对:~北。~退。~绩(❶连队溃败;❷事业的失利)。~诉。~笔。~局。两~俱伤。2 战胜,使失败:大~敌军。3 毁坏:~坏。~露。4 解除,消散:~火。~毒。5 破旧,衰落,腐烂:~絮。~落。~兴(xìng )(情绪低落)。腐~。叶残花~。
兵
bīng
1 武器:~器。~刃。~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2 战士,军队:~士。~卒。~丁。~戎相见(指武装冲突)。3 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法。~家。~机。~衅(战争的争端)。~书。~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荒马乱。~贵神速。
家
jiā,jia,jie
1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庭。~眷。~长(zhǎng )。~园。~谱。~塾。~乡。~风。~训。~规。~喻户晓。如数~珍。2 家庭所在的地方:回~。老~。安~。3 居住:“可以~焉”。4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祖。~父。~翁。~母。~慈。5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畜。~禽。6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酒~。农~。7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行(háng )~。作~。科学~。8 学术流派:儒~。法~。道~。墨~。纵横~。诸子百~。9 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一~人家。10 姓。
之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常
cháng
1 长久,固定不变:~数。~量(亦称“恒量”)。~项。~任。~年。~驻。~住。~备不懈。2 副词,经常,时时(叠),不只一次:~~。~客。时~。经~。3 普通的,一般的:~识。~务。~规。~情。~人。平~。反~。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