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拼音、解释、组词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简介:

zì rán zhé xué de shù/shǔ/shuò xué yuán lǐ
书名。牛顿著。1687年问世。共分三编:第一编给出质量、动量、惯性、力的定义,阐述力学运动三定律--惯性定律、力和加速度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第二编论述质点在气体和液体中的运动,研究了声学;第三编讨论天体运动,总结了万有引力定律。

  • AI解释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拉丁文原名:Philosophiæ Naturalis Principia Mathematica,英文原名:Principia Mathematica to Natural Philosophy)是英国科学家艾萨克·牛顿于1687年出版的一部科学巨著。该书在物理学和天文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认为是现代科学的基础之一。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共分三卷:

  1. 第一卷:主要介绍运动定律及其推论。包括了惯性、质量、力的概念及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2. 第二卷:讨论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引力理论,尤其是万有引力定律。
  3. 第三卷:探讨天体之间的运动规律以及地球的形状等。

这本书的主要贡献在于将数学方法应用于描述自然现象,并通过严格的逻辑推理证明了这些规律。牛顿在此书中不仅建立了力学的基础框架,而且还揭示了地球上物体与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法则,为后来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造句

  1. 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提出的三大运动定律至今仍是物理学的核心内容。
  2. 这部著作不仅是科学史上的里程碑,也是人类理解宇宙奥秘的一次重要尝试。
  3. 即使过了几个世纪,《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依然被广泛视为最伟大的科学书籍之一。
  4. 通过对《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学习,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物理世界背后的秩序和法则。
  5. 牛顿的研究成果收录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为后来科学家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

分词解释

1 本人,己身:~己。~家。~身。~白。~满。~诩。~馁。~重(zhòng )。~尊。~谦。~觉(jué )。~疚。~学。~圆其说。~惭形秽。~强不息。2 从,由:~从。~古以来。3 当然:~然。~不待言。~生~灭。放任~流。4 假如:~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rán

1 对,是:~否。不~。不以为~。2 以为对,答应,信守:~纳(以为对而采纳)。~诺(许诺,信守诺言)。3 这样,如此:当~。~后。~则。4 表示一种语气(①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②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5 用于词尾,表示状态:显~。忽~。飘飘~。6 同“ 燃 ”。

zhé

1 有智慧:~人。~嗣(称别人子孙的敬辞)。~理(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原理)。~学(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2 聪明智慧的人:先~。

xué

1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生。~徒。~习。~业。~友。~者。~阀。~制。~历。~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2 传授知识的地方:~校(简称“学”或“校”)。~院。~府。中~。大~。上~。3 掌握的知识:~问(简称“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位。~士(➊学位名,大学毕业生;➋古代官名)。才~。治~。~识。博~多才。4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说。哲~。数~。小~(➊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➋现指初等学校)。

dí,dì,de

1 真实,实在:~确。~当(dàng )。~情。~真。~证。

shù,shǔ,shuò

1 表示、划分或计算出来的量:~目。~量。~词。~论(数学的一支,主要研究正整数的性质以及和它有关的规律)。~控。2 几,几个:~人。~日。3 技艺,学术:“今夫弈之为~,小~也”。4 命运,天命:天~。气~。

yuán

1 最初的,开始的:~本。~告。~稿。~籍。~理。~料。~色。~始。~著。2 本来:~样。~型。~址。~主。3 谅解,宽容:~宥。~谅。4 宽广平坦的地方:~野。平~。5 同“ 塬 ”。

1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心~。肌~。条~。事~。2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由。~性。~智。~论。~喻。~解。~想。道~。~直气壮。3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科,数~化。~疗。4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财。~事。管~。自~。修~。总~。5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睬。答~。6 古代指狱官、法官。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