幅尺的拼音、解释、组词

幅尺的简介:

fú chǐ/chě
1.布帛宽度。 2.泛指尺度﹑分寸。 3.较量,计算。

  • AI解释

词语“幅尺”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似乎更可能出现在古文中或者某些特定的文化艺术领域。通常来说,“幅”指的是画作、照片等的宽度或尺寸,“尺”则是一个长度单位。因此,“幅尺”的组合可能是用来描述物体的宽和长两个维度的总体尺寸。

以下是根据这一推测对“幅尺”的解释:

释义: - 幅尺指的是某一物件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通常与高度(或长度)一起使用来描述平面图形、纸张等物品的整体大小。它结合了“幅”(表示宽)和“尺”(作为度量单位)两个概念。

造句示例:

  1. 为了便于运输和展览,这件作品的画师决定将原作缩小到30寸幅尺。
  2. 这张宣纸有六尺幅尺,非常适合用来创作大幅国画。
  3. 文物修复专家在给破损古画重新装裱时,首先会测量其原有幅尺大小。
  4. 为了保持作品风格统一,在新设计的海报中我们尽量使用与旧版相同幅尺的设计模板。
  5. 老师要求学生们绘制一幅四尺对开的国画,让大家体会传统书画用纸的特点。

请注意,“幅尺”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应用并不广泛,上述解释和示例为一种较为合理的解读。如果这个词语出现在具体的语境中,请提供更多的信息以获得更准确的理解。

分词解释

1 布的宽度:~面。双~。宽~。2 泛指事物的宽度:~度。~员(“幅”是宽度,“员”是周围。指疆域或领土的面积。如“我国~~广大”)。振~。篇~。3 边缘:边~。4 量词,用于布帛、图画等:一~画。五~布。

chǐ,chě

1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亦称“市尺”。一尺等于十寸。西汉时一尺等于0.231米,今三尺等于一米):~素(a.一尺长的白绢,借指小画幅;b.书信)。~短寸长。~牍。2 量长度的器具:竹~。3 像尺的东西:铁~。仿~。戒~。4 形容微少或短小:~布。咫~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