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痧的拼音、解释、组词

子午痧的简介:

zǐ wǔ shā
1.即霍乱。因起病凶猛,有子时发病午时死亡的危险,故名。

  • AI解释

词语《子午痧》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可能是某些地方或特定语境中的方言或术语。通常,“子午”指一天中十二时辰之一,分别为子时(23:00-1:00)和午时(11:00-13:00)。而“痧”字在现代汉语中多用于医学领域,指的是因感受邪气或病邪所引起的疾病症状。不过,“子午痧”的具体含义需要进一步明确其来源或特定语境。

根据我的理解,在某些传统中医理论中提到的“子午时”,被认为是阴阳交替的关键时刻,对身体健康有重要意义。如果“子午痧”是在指代某种与这一时间相关、因邪气引起的身体不适,则可能是指在这些时辰特别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而引发的疾病或症状。

造句

  1. 据传统中医理论,在子午时分,人体气血运行最为旺盛,此时若不慎受寒,可能会导致子午痧的症状出现。
  2. 小王最近总感觉头晕乏力,听说是在子午时分特别容易引发子午痧,他决定在这些时刻更加注意保暖。
  3. 老中医提醒大家,在子午时分要注意防护,避免受到风寒等邪气的侵袭,以免引起子午痧等问题。
  4. 为了预防子午痧的发生,张阿姨每天都会按时作息,并且在子午时分特别注重调养身体。
  5. 张医生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重视子午时这个特殊的时间段,以减少子午痧等病症的发生。

以上句子是对“子午痧”的一种假设性描述,具体含义可能需参照更准确的医学或传统文化资料。如果有其他具体的语境信息,请提供以便进行更精确解释和造句。

分词解释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1 地支的第七位,属马。2 用于计时:~时(白天十一点到一点)。~间。~饭。~睡。~休。~夜(半夜、子夜)。3 古同“忤”、“迕”,逆,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