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物地租的拼音、解释、组词

实物地租的简介:

shí wù dì zū
也称“产品地租”。在旧中国通称“谷租”。封建地租的形式之一。地主把土地租给农民,农民按照规定的比例或租额向地主缴纳产品。同时农民也要为地主服杂役。

  • AI解释

实物地租》一词通常用来描述一种地租支付方式,这种支付方式不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土地所有者或地主,而是通过农民使用其产品的一部分来支付租金。这一概念在历史上和经济学中有着一定的应用与探讨。

详细解释

  1. 起源实物地租起源于古代社会,特别是在农业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
  2. 方式:在这种模式下,地租以农产品或其他实际产出的形式支付,而不是直接用货币。例如,在收获季节结束之后,农民可能向地主或土地所有者提供一定比例的作物作为租金。
  3. 优势与劣势
  4. 优点包括简化交易过程,特别是在货币不发达的社会中。
  5. 缺点是可能导致资源分配不合理,因为农民可能会为了保证自身收益而减少生产。

造句

  1. 在古代中国,许多农民需要通过缴纳实物地租来向地主支付租金。
  2. 实物地租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时的农业生产结构和农业技术的进步。
  3. 随着货币经济的普及,实物地租逐渐被货币地租所取代。
  4. 历史学家指出,在某些地区,由于实施实物地租政策,导致农民生活水平受到影响。
  5. 通过分析实物地租制度的历史演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当时的社会结构和生产关系。

这些句子旨在展示在不同语境下“实物地租”这一概念的应用。请注意,上述信息是基于对历史上实际存在情况的描述,并非当前经济实践中广泛采用的方式。

分词解释

shí

1 充满:~心。充~。虚~。2 符合客观情况,真,真诚:~话。~惠。~际(真实情况)。~践(实行;履行)。~体。~情。~施。~数。~事求是。名~相符。3 植物结的果:果~。开花结~。4 富足:殷~。富~。

1 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事~。生~。~体。货~。礼~。文~。~价。~质。地大~博。~极必反。2 内容,实质:言之有~。3 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议(群众的批评)。待人接~。~望所归(众望所归)。

dì,de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心说。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质。~壳。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下。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田~。~政。~主。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区。此~。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板。~毯。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点。目的~。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以处。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境~。心~。10 底子:质~。

1 出代价暂用别人的东西:~房。~用。~借地。2 收取一定的代价,把房屋、土地、器物等借给别人使用:~佃。~价。~让。~赁(a.出租;b.租用)。3 出租所收取的钱或实物:房~。地~。4 田赋:~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