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音的拼音、解释、组词
德音的简介:
dé yīn
1.善言。《诗.邶风.谷风》:"德音莫违,及尔同死。"郑玄笺:"夫妇之言无相违者,则可与女长相与处至死。"后亦用以对别人言辞的敬称。 2.犹德言,指合乎仁德的言语﹑教令。 3.用以指帝王的诏书。至唐宋,诏敕之外,别有德音一体,用于施惠宽恤之事,犹言恩诏。 4.指朝廷所定的正统音乐。 5.好名声。
1.善言。《诗.邶风.谷风》:"德音莫违,及尔同死。"郑玄笺:"夫妇之言无相违者,则可与女长相与处至死。"后亦用以对别人言辞的敬称。 2.犹德言,指合乎仁德的言语﹑教令。 3.用以指帝王的诏书。至唐宋,诏敕之外,别有德音一体,用于施惠宽恤之事,犹言恩诏。 4.指朝廷所定的正统音乐。 5.好名声。
- AI解释
《德音》一词源自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指道德教诲或良好的言辞、行为。它不仅包括个人的行为规范,也涵盖了社会伦理和国家治理的原则。在古代文献中,《德音》通常是指君主或贤人的善言良政,是指导人们向善的一种方式。
详细解释
- 德:品德、道德,指一个人内在的品质和外显的行为。
- 音:此处引申为言行、声音,代表了表达的方式和内容。《德音》因此可以理解为通过良好的言辞或行为来传播道德教育。
造句
- “君主应当以《德音》教化百姓,促进社会和谐。”这句话强调君主应以其善言良政引导民众向善。
- “他的话语充满了《德音》,深深地感染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灵。”此处“德音”指的是他所说的话中蕴含的道德价值和正面影响。
- “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传递《德音》的方式。”这句话表明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也是一种价值观和社会规范的传播。
- “他的言行一致,《德音》不仅体现在口头上,更落实在行动上。”这里“德音”指代的是个人的行为准则或道德标准,强调其实践性。
- “《德音》传遍四方,成为引领人们向善的重要力量。”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德音”的广泛传播和深远影响。
通过这些句子的例子,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德音》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