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的拼音、解释、组词

死刑的简介:

sǐ xíng
剥夺罪犯生命的刑罚。是最严厉的刑罚。在我国,死刑只适用于罪大恶极的罪犯。应当判处死刑的罪犯,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缓。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我国法律对死刑案件的管辖、核准和执行从司法程序上作了周密的规定,加以严格的控制。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依法律剥夺犯人生命的刑罚。

1. 剥夺受刑人生命的刑罚。我国旧有斩、绞、凌迟等死刑执行方式。依现行执行死刑规则规定,执行死刑限用枪决、药剂注射或其他符合人道之适当方式为之。

词语:死刑

释义: 死刑,指国家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事处罚。它是法律对最严重犯罪行为的一种最高刑罚形式。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死刑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但应当遵循“少杀、慎杀”的原则,在执行过程中严格依法定程序进行。

在中国古代,“死刑”一词的含义更为广泛,不仅包括剥夺生命的行为,还可能包含其他严厉的处罚方式。现代法律体系中,其定义更加精确和具体。

造句

  1. 正式场合使用:
  2. 法院在听取了双方律师的辩论后,最终宣判被告人死刑立即执行。

  3. 日常生活中的比喻或夸张表达:

  4. 这个计划实施起来难度很大,可能会让我们的团队陷入“死刑”的境地。

  5. 文学创作中对极端情况的描述:

  6. 在他生命最后的日子里,这位老人常常回忆起那场让他遭受“死刑”判决的战争。

  7. 新闻报道中的客观陈述:

  8. 据官方通报,某国对多名罪犯执行了死刑,以维护社会治安。

  9. 日常对话中较为温和的比喻:

  10. 你这次考试又不及格,这可真是给你的学习生涯判了个“死刑”啊!

以上句子展示了在不同语境下如何使用“死刑”一词。需要注意的是,在正式或严肃场合使用时应保持谨慎和尊重。

分词解释

1 丧失生命,与“生”、“活”相对:~亡。~讯。~刑。~囚。~棋。~地。生离~别。~有余辜。2 不顾生命:~志(牺牲生命的决心)。~士(敢死的武士)。~战。3 固执,坚持到底:~心塌地。~卖力气。4 无知觉:睡得~。5 不活动,不灵活:~结。~理。~板。6 不通达:~胡同。~路一条。7 过时,失去作用:~文字。8 极,甚:乐~人。

xíng

1 对犯罪的处罚:~罚。~法。~律。~事。执~。服~。2 特指对犯人的体罚:~讯。受~。~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