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菑的拼音、解释、组词

水菑的简介:

shuǐ zī/zì/zāi
1.见"水灾"。

  • AI解释

水菑》这个词是由两个字组成的,其中“水”指的是水体,“菑(zī)”在古文中常用来形容灾难或者灾祸。因此,《水菑》可以理解为因水引起的灾害或灾难,通常指洪水泛滥、水涝等带来的损失和破坏。

详细解释

  1. 含义:《水菑》专指由于水量过多而造成的灾害,如洪涝灾害。
  2. 成因:多由持续的强降雨或冰雪融化等因素引起。
  3. 影响:包括但不限于农作物受损、房屋倒塌、交通中断等。

造句

  1. 受到连日暴雨的影响,该地区爆发了严重的水菑,很多家庭的家园被毁。
  2. 气象局已发布警告,预计明天将有大雨,可能引发水菑,请居民们注意安全。
  3. 应对水菑不仅需要紧急救援队的迅速行动,也需要政府和民间力量的长期投入。
  4. 专家建议,在易发生水菑的区域建立更完善的预警系统,以减少灾害损失。
  5. 政府正在制定新的政策来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提高社会应对水菑的能力。

分词解释

shuǐ

1 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稻。~滴石穿。~泄不通。2 河流:汉~。湘~。3 江河湖海的通称。~库。~利。~到渠成(喻条件成熟,事情就会顺利完成)。~可载舟。跋山涉~。依山傍~。4 液汁:~笔。墨~。5 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外~。肥~。6 指洗的次数:这衣服洗过两~了。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