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贶的拼音、解释、组词
来贶的简介:
lái kuàng
1.亦作"来况"。 2.有所赐益。 3.对友人来信或赠诗的敬称。
1.亦作"来况"。 2.有所赐益。 3.对友人来信或赠诗的敬称。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对来信的敬称。《后汉书.卷八○.文苑传下.赵壹传》:「请俟它日,乃奉其情。辄诵来贶,永以自慰。」南朝晋.陶渊明〈答庞参军诗序〉:「三复来贶,欲罢不能。」也作「来况」。
2. 前来惠赐。《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足下不远千里,来贶齐国。」也作「来况」。
《来贶》一词并非常见的汉语词汇,可能是对“来贶”进行了特定使用或在某些情境下被误用。通常情况下,“来贶”的正确写法可能为“来函”,用于正式信件往来中,表示收到对方的信件。然而,“来贶”这个词组合起来虽然存在,但在传统汉语和现代汉语中,并未找到其确切含义或用法解释。“贶”字在古文中常用来表达赠送、赐予的意思。
如果假设“来贶”的含义是“来函并致赠”,可以理解为某人通过信件向收信人表示友好并附送礼物,但这仍然是推测性的解读。因此,为了准确地提供信息或避免误解,建议确认词语的正确性或者具体语境。
造句示例(基于“来函”):
- 我们收到了来自国外友人的来函,并且随信带来了精美的礼物。
- 谢谢您的来函和慷慨的贶赠,我们非常感激。
- 在得知对方的来函后,我决定回一封信并附上一份小礼品表示感谢。
- 他通过邮件发送了一份邀请,并在邮件中提到了将来的函及礼物。
- 公司收到了一位重要客户的来函,并附带了一些新产品样品作为贶赠。
请注意这些句子是基于“来函”这一概念构建的,用于说明正确使用时可能的情境。若“来贶”的具体含义或用法有特定的文化背景或其他特殊含义,请提供更多信息以便进一步解释。
分词解释
来
lái
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回。~往。过~。归~。~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2 从过去到现在:从~。向~。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年。将~。~日方长。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头猪。5 做某个动作:胡~。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动脑筋。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9 表示发生:暴风雨~了。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音质好,二~价钱便宜,我就买了。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桂花香。12 表示语气,归去~兮!13 姓。